10月7日下午两点离开
福州,乘坐高速大巴2.5个小时就到达
泉州。不得不说
福建的大巴票子还是很贵的,这2.5小时的票价是73/人含保险,估计今年动车开行后该调价了吧。
泉州汽车站出来,门口有公交车站,乘坐到东湖公园的就可以到。一个小时后到达锦江之星。这家锦江之星几乎就是全新的,楼下开了星连心,不过尝过就后悔了,水平很糟糕的套餐而已。
10月8日 晴
泉州作为海上丝路的起点,历史悠久,各种历史建筑遍布,最突出的是各类宗教在此繁衍昌盛,因而有宗教博物馆”之称。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仿古探幽。
先说说我们住的这家锦江之星,它的位置在东湖公园正门对面的温陵北路上,温陵北路似乎是条交通要道,商业、餐饮几乎是没有的,但是向北转过弯去就是泉州很有特色的老街――东街、西街,今天要去的开元寺就在西街上。锦江之星离开元寺有两站路的样子,可以乘车,我们选择了步行。
从锦江之星出来,走到东街,几乎一下子感受到老街的与众不同。仿佛没有人说过泉州是小资的,但是走在东街,明明白白的是一种天然的小资情调――这里的房子都是两三层的,底楼都有遮阳蔽日的骑楼,顶楼都有宽大的圆弧形露台,街角的房屋全都是圆弧形;墙有红色、黄色,偶见现代的涂鸦作品;窗口、阳台抽出摇曳的花枝,这一切都标记了泉州的小资之美。
东街大多数都是一些住户和小店,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的早餐点――侯阿婆肉粽(东街45号)。泉州的肉粽和
上海五芳斋的大不同,粽子的酱油色更重,里面添了香菇、虾米、板栗等等,关键是还有蘸酱,花生酱、甜辣酱味道都超级好,5元的价格也不算贵。好想带几个回家,只可惜没有那么商业,没有真空包装的。
到西街,又是别一番气象。如果说东街有大家闺秀的气质,那么西街就是小家碧玉的韵味。这里的街道狭窄许多,自行车、行人是路上的主力;房屋多了些平房,照例是红砖房子,有蓝的绿的木窗子;店铺也以日杂、饰品小店居多,卖水彩颜料的、卖春卷皮子的也间杂其中;每一条小巷子都细细窄窄,藏着些古街的小故事。
跟着僧侣走,就看到开元寺的东塔了。门票8元,老爸老妈免票。未到开元寺,不能想象这里的重楼叠院,似乎比我印象中的五台山佛寺壮观许多,不愧是海上丝路繁盛的一个注脚。
因为没有看导游图,进院就是随意逛起来,所以没去中轴线的大殿,而是先到先前寺外就看到的东塔。东塔,也叫镇国塔,初为唐代五层木塔,后改为砖塔,至宋修为石塔,位列全国四大名塔。据说在建筑构造上极尽巧妙,进而及其坚固,即使8级地震也不会倒塌。建筑我不懂,但是站在塔下,直观地就可以感受到宝塔的威严和坚实,想起
苏州虎丘塔,相形之下似乎就是弱柳扶风般了。宝塔上的浮雕、塔前的石像都是细腻、古朴,颇有大家之风。
我们在塔下留连许久,接下来就转悠到泉州佛教博物馆,这也是开元寺的一部分。博物馆的背后,就是僧人的宅院,红花绿树掩映,青灯古佛相伴,这里的僧人看起来还不太世俗。
从博物馆绕一圈出来,就到了中轴线。中轴线上气势非凡,供奉着大日如来的大雄宝殿简朴而恢弘,门前的拜庭更添威严气氛――大道中央石板铺地,寸草不生;两侧8棵古榕树夹道而立,每棵都有200年-800年树龄;两头老龟伏地对卧;期间还点缀11座各时期的经幢;开元寺的香火自然也是极盛的,袅袅青烟也烘托宝刹古寺的盛名。
然后又去西塔。西塔,又名仁寿塔,同样初建为木塔,至北宋改为石塔,比东塔略小,不过威严依旧。
偌大一座开元寺,还有很多其他建筑和院落,我们不及细逛,已经花了两个小时,置身其中,仿佛魂回唐宋,昔日的街市繁华、佛寺昌盛不难想及。
开元寺出来,走回头路到东街,到横马路南俊巷右拐,直行就可以到承天寺。南俊巷与东西街又不同,更加平民化的房屋,以潮流服饰为主;更加狭窄的街道,树荫为棚,在正午走走好过光秃秃的东西街。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寺门上的匾额即为月台;两侧有弘一法师题联“有无量自在,入不二法门”;再两侧又有“本直”、“中行”的戒语。承天寺的建筑布局有些特别,寺门朝西,进寺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也有古榕树和古经幢相见,甬道末端拐弯才能见到寺内的主要建筑,不知道是原意如此,还是历史变迁的结果。
可惜寺内正在大修,所有的殿堂多只剩下大梁的结构。园内四处,绿荫如林,又有白鸽信步,实在是清雅之极,若是改日建好,又该是一处香火盛地了。
我们继续步行――泉州城不大,看着地图上的地方都是步行距离之内――20分钟后到达热闹的涂门街,这里似乎是市中心了。
涂门街上最著名的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伊斯兰教建筑――清净寺(门票3元)。它建于北宋年间,带着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当然现在的现存建筑已经不多,因此10分钟的功夫就可以逛完整个寺院。
清净寺的隔壁是通淮关帝庙,香火不逊色与任何一家佛寺;而与伊斯兰寺院相邻则足现泉州“宗教博物馆”之名。
关帝庙5分钟逛完,斜对过是清真餐馆“好成财牛排馆”。看名字还以为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西式牛排,其实这里的牛排是牛的带骨肋排,肉质很厚但是很嫩,特别的是它是用咖喱烧制的,让我们开了眼界。此地除了牛排,还有萝卜牛腩、红烧牛肉、牛肉丸、牛肉汤等等,都是一个个搪瓷小盆装着。我们点了六七盆,一共花了44元,很满足的离开。
看完佛寺、清真寺、关帝庙,还有一处妈祖庙要看。仍然是步行,20分钟后到达天后宫。可能是中午的缘故,天后宫内特别清净。我们也逛累了,天气又热,于是趴在宫中一石台上小憩片刻。
养足精神,往晋江边走。晋江边上的生活气息很浓重哦,有一个老年人文化中心,里面十多张麻将台全部客满不算,还有若干围观,老年生活其乐融融呀。
继续走,就到晋江大桥,下桥直走,到一家KFC。实在暑热难耐,再歇歇脚吧。这回歇够了,继续出发。
公交站就在附近,乘19路1个小时可以到
洛阳桥。下车前行,是一个小小的渔村,房屋很多都是石造的,却有很多修饰,看来是个富裕的村落。一直走到江边就是
洛阳桥。
洛阳桥也是宋代出品,宋代书法家蔡襄提议建造。洛阳桥横跨洛
阳江的入
海口,桥长834米,即使以我们现在的眼光也是一座大桥。桥身都是石条平铺而成,每根石条都是硕大无比;桥中央有一小洲,洲上有塔和一些古迹;桥下基柱由于海蛎的附着日久弥坚。。。怎么看怎么是个奇迹。
洛
阳江中有很多水生植物,是不是也算红树林就不得而知了,丛中又有白鹭晾翅,掠水而过,很自然哦。此时,日光西斜,洛阳江上更加波光潋滟,又有彩帆点点,虽然往返洛阳桥两头有近2公里路,也不觉得无聊了。
返回渔村,这时很多渔船出海归来,带回一网网的海蛎,带回海的气息。
回到市区,便要寻找美食街,还是步行,就在快到了的时候,却出了意外。老妈过马路的时候重重地摔了一跤。。。外伤并不明显,但是老妈疼得都快哭出来了,好像很严重的样子。我和老爸都吓坏了,赶紧找医院,恰好旁边就是温陵医院,只是已经下班只能看急症了。检查拍片之后,确定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这才松口气。可没想到这一跌却是旷日持久,不过这是后话。
饭还是要吃,既然美食街就在跟前,那就还是按计划从事。找了一家粥龙海鲜城,喝粥啃贻庆鸡爪,一共才52元。今天是吃的最省的一天了。
饭后打车回锦江之星,不敢再走路了。
10月9日 晴
老妈说疼了一夜没睡好,不过还是不愿意错过今天的行程。因为离得近,照例是步行到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隔壁是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尽管都是免费参观,不过真的乏善可陈,或者是受到了老妈臂疼的影响吧。
因为
福州的午茶实在让我们难以忘怀,所以舍弃了原计划的龙潭猪手煲,而是选择了顺路的一家精菜馆的午茶。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错误,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点心,连空调都是不足的。
返回锦江之星后,打车去汽车站,下一站――
厦门。
PS 多少年后,如果回想泉州之行,一定会想起开元寺的繁盛、好成财的牛排、侯阿婆的肉粽和老妈的一跤。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泉州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quanzhou/)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quanzhou/youji/45124.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