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
太原对我来说其实已经不陌生了,2009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去了壶口、平遥和
大同等地,而今年的行业会议又安排在
太原举行,所以接通知之后的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太感兴趣,只是在临出发前才看了一下太原周围的景点分布情况,准备在会议间隙安排了一些前两次未曾走到景点,进行一次遗补缺的旅行。
D1(8.24)
上海――太原(
山西博物院、煤炭博物馆) 宿:太原
23号下班后,坐Z96(19:22发车)硬卧从
上海出发,前往太原,这班车属于典型的夕发朝至,上车就可以睡觉,第二天早晨8:40分抵达太原站。
出站后在肯德基解决了早餐,火车站这里出租车很难打,无奈之下只有找公交车前往了,但是光照公交车车站就费了很大的周折,足足折腾了半个小时,唯一的收获是找到了前往榆次老城的901车站,方便了大后天的出行。
会议指定的宾馆位置比较偏僻,签到付费后顺利办理了入住手续,洗漱之后打车出发前往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建筑群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整个建筑群如山似阙,跌宕起伏,雄浑大气,成为太原市重要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由于是工作日,取票窗口除了我一个人之外没有取票的,暗自庆幸今天能安静的参观博物馆了。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宏阔而细腻,循历史脉络,聚文明亮点,浓缩了5000年历史与艺术精华,集中诠释了三晋文化在华夏文明历史中最辉煌的片段。
博物院的主要镇馆之宝―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在凤鸟的腹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鸟的尾部,一只可爱的大象探出了脑袋,长长的鼻子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鸟尊的稳定性。器盖内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这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龙形觥的前端龙首昂翘,瞪目张角,龇牙咧嘴并以此处为流。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纽。器身两侧各有一对耳可以用来悬挂。腹两侧饰鳄鱼、夔龙纹。龙形觥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花纹线条流畅明快。
1965年发现于山西
大同市石家寨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的木板漆画,为墓室屏风的一部分,画面内容取材于《列女传》。木板漆画笔法熟练,面容生动,衣纹流畅。画面的间隙还有大片题记和榜题文字,似隶非隶,似楷非楷,是难得一见的北魏墨迹。
采用上等汉白玉质地制作的虞弘墓石椁,造型为仿木结构的三开间歇山顶建筑,外壁布满了局部描金的精美的浮雕装饰。虞弘是中西亚地区鱼国人。石椁浮雕上是深目高鼻的胡人在举行宴饮、观看乐舞、户外射猎以及家居和行旅的场面。
整个参观过程约3个小时不到,出馆询问了前往煤炭博物馆的路线之后,步行前往。
中国煤炭博物馆,集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全国煤炭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多项桂冠于一身。门票50元,讲解费30元/次,两者搭配在一起,我由于是一个人,享受了一对一的VIP服务。
馆内现有永久性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大型煤炭科普陈列―“煤海探秘”和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
大型煤炭科普陈列―“煤海探秘”是大型煤炭科学技术永久性科普展览。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浓缩我国悠久的煤炭历史。四维动感影厅和模拟矿井堪称其中的两大亮点。四维动感影厅利用三维立体画面和特殊动感效果,将观众带入亿万年前的神秘的远古森林,在霹雳雷电,霜雾雨雪的刺激中感受煤炭的形成。
“模拟矿井”的井壁、巷道虽说不是仿造的,但还是比较形象逼真,其中的矿井设备均为实物,下模拟矿井的电梯做成了矿井吊篮样式,还有小的运煤车可以坐,整个矿井据称是目前
亚洲最大的地下模拟矿井,占地面积约为3200平方米,参观路线的长度为800米,整个矿井展示了煤炭工业从古到今的生产场景和发展历史,为游客提供亲身体验煤炭工人生产、生活场景的机会。
至于后面的山西古代壁画馆,纯属鸡肋,虽然号称采用独特的“珂罗版”复制手段,展示了永乐宫壁画等散落在山西省境内丰富的古代壁画精品,但是看过了山西博物院,这里的壁画展不看也罢!
D2 (8.25) 太原 双塔寺(永祚寺)、崇善寺 宿:太原
上午9点,会议正式开始,11点半左右结束。午餐后有2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作为南方人,没有午休的习惯,于是打车前往离宾馆不远的双塔寺,
双塔寺可是太原市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太原东南郝庄村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又名永祚寺,“祚”有请求神灵保佑的意思。双塔最初名为文宣塔,由于雄伟异常,双双耸立如笔,故有“文笔双塔”之誉。
寺院坐南朝北,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著名的双塔就在塔院里。两塔均为砖石结构,共13层,50多米高,由明代高僧佛灯主持修建。两塔相距60米,雕饰清丽、轮廓分明,塔内壁间还有盘旋式阶梯,可以直达11层,而传说站在塔顶可以远眺太原全市风景,我无缘消受,没胆量徒手爬上去,只在11层弯腰屈膝,从塔孔中管窥一斑。
除双塔外,寺内还有大雄宝殿、三圣阁及碑廊等值得一看。大雄宝殿前的小院内遍植牡丹、丁香等树种,其中不乏名贵品种,如姚黄、魏紫等,每到花季,小院内姹紫嫣红,花香馥郁。穿过院旁东厢月门,就是碑廊,这里陈列着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等人的书法碑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爱好者欣赏书法的一个极好场所。需要提醒的是,去双塔寺的交通不太方便,除了一条郊区县路车,其他的公交车都没有直接到达的,都需要走一段距离的路,比较方便的是叫一辆机动三轮车,价格要看你的议价能力了~
下午回宾馆继续会议,下午4点半结束后再打车前往崇善寺,网上记载崇善寺位于太原东部的上官巷内,和省博物馆只有一路之隔,门前是一条颇为安静的小巷。这个地址不错,但是不是和省博物馆一路之隔,而是和太原文庙内的省民俗博物馆一路之隔,省博物馆也就是山西省博物院,在汾河边上,差远了去了~
该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最初本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初建于唐,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明代时,才更名崇善寺。
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太原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taiyuan/)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taiyuan/youji/51356.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