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舟国旅
神舟国旅 > 太原旅游 > 太原旅游游记 > 在太原

在太原

发表于 2006-12-16 05:42

朋友说,你很幸运,第一次来就赶上了今年太原的第一场雪。

太原,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很显眼的城市,它的辉煌在宋赵以前,出过几位皇帝,又称龙城,还有一个名字--并州,因为是夹在两条山脉(太行和吕梁)之间。汾河穿城而过,于是建了几座横跨桥,起了很好听的名字,城不大,人也不多,但道路显得很拥挤,车多,而且好车多,朋友介绍说,近几年山西确实因“煤”富了一大批人,北京车展上的好车大部分让山西人买来了,那些煤贩子出去买车都用塑料编织袋装钱,网上还流传一个不起眼的山西人要把看不起他的车模一起买走的故事,想,很有可能。

看来是不能编辑了,我把最后一段跟在这里吧,也算是个完整的事。

(五)

出来已近三天,多少有一些思乡之情了,要朋友订了晚上回程的车票,对他说,最后一天,不要陪我了,自已转一下,从酒店的房间里找到一个乘车卡,“中国儒商第一家--常氏庄园”,就它吧,在榆次,那里还有一个老城,一起看看也不错,洗漱完毕,出发。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

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常万已在车辆村建“南祠堂”,立“世荣堂”,以村西南为轴心,向东、南发展;常万达在村北建“北祠堂”,立“世和堂”,由东向西毗连修建,成一条新街,俗称“后街”。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

不是很有名的一个地方,淡季,人很少,朋友说,好多太原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他们去二十次乔家大院,也来不了这里一次,全是些老房子,看来宣传力度不够,蜂拥是国人的特点,去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和去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地方,即使收获很大,自豪感里也少了一些。

古城,无非也就是些牌楼、飞檐、高墙、深屋、匾额,花雕,这里应有尽有,与乔家相比,常家竟然把四个自然村合为一个,足以想见其财力的雄厚,常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家,以茶发家,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亦商亦政,自然层次不同,文化与财力相结合,就有了这一大片的辉煌。尤其那个花园,南方园林的精致在这里得到最极致的体现,难怪常家人自豪地说这是个“可燕居、可耕读、可修身、可遐想、可观赏、可浏览、可悦心、可咏叹”的“八可”之地,朋友说,这个花园的池塘里种的莲花都是从泰国买来的,与我们常见的荷莲迥然相异,奇美。

在太原的几天里,看了太多老房子,古建筑,榆次老城都让人有点审美疲劳了,太多地沉湎于历史未必是件好事,那时代的东西毕竟有那时代的特征,精巧也罢,苍桑也罢,无不带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再多的留恋也阻止不了历史前进的脚步,至于前进中的好与坏,只能等我们的后人去评说了,只要在路上,就要往前走。

太原,就写这些。

(一)

平遥古城是很久以前就想来的地方,距太原一个小时的车程,路上行驶着很多大型卡车,路况不好,冬季,萧条,工厂多,烟囱自然就多,处处灰蒙蒙的,天空不通透,路边滑过的枯树枝桠上间散落着一个又一个孤单的鸟巢。同去的朋友前段时间刚来过山东枣庄,谈到山东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能喝酒,酒场规矩多,座次、劝酒辞数不胜数,说我们枣庄的消费水平也不高,他们夫妇两人住什么酒店,100元,什么都有,对新城建设大加赞赏,新的喜人。

在平遥门口简单吃了一点,牛肉,确实好吃,不过价格也贵,数得清的几片,竟然要20元,都叫冠云,不知真假。

太多的旅游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已无旧时人们的古朴、善良,商品社会里的种种价值观念与狭隘的农民意识结合,必然会产生偷窃、纠缠和欺瞒,朴实,只写在有年纪人的脸上了,年轻一点的无不拿着自己浓重的本地方言作为一种欺骗的资本,当地人也看不习惯那种油滑,嗤之以鼻,能躲开就躲开,实在不行了,才搭讪几句,一听说话,那些小贩们也就没有了旧有的热情,绕开了,在中国的每一个旅游景点,独行,很难。

请了一位涂着蓝色眼影的小导游,女的,说,平遥古城始建于周朝,我不知道是不是最早的西周,如果是,得有三千年了吧,古城建筑完全继承了封建"礼教"和"习俗",中规中矩,严格讲求方正,端庄,经纬分明,中轴对称,恪守"礼制",充分展现了儒家,佛家,道家文化。我们是从北门进入的,迎面的大门很新,导游说是解放后重修的,原来的被日本人破坏了,城墙的土裸露着,很结实,墙外是护城河,沿河栽种着很整齐的树木。

街道两边开着太多的店铺,无不标榜着正宗、老字号、原汁原味。品种很多,真正仿古的东西倒也罢了,古色古香的柜台里摆着胶卷、电池、方便面等包装很现代的东西,加上店员很时髦的服装,总感觉很另类。手工的布鞋应该很好,挂一硕大的幌子,男人的大脚底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女鞋,差别很大,显示着男女自古就有的尊卑,想来人们业已习以为常,并不感到奇怪。只在门口等着走西口的哥哥回来,自然不太走路,倒也理解。漆器做的很精致,有钱的大户人家应该能用到,布鞋很少人穿了,“正宗冠云牛肉”,都正宗了就都不正宗了,就象都假了也就没有真的一样。本来只是做的比较精致的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东西,因为有地方特色,便成了纪念品,一成为旅游纪念品,价就高了,实用性就没了,只能成为好奇又有钱的中外游客买回去后无处放置的“鸡肋”。

市楼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保存的还好,高高的门楣上面有两个象形字,导游仔细讲解了一下,才依稀辨出,“南喜北寿”,花5块钱到城楼上去了一趟,往远处看,层层叠叠的高屋檐很有特点,陡,成人字形或半坡状,北方缺水,被视为财,雨水聚集流入院内,财不外流之意。有一个绣楼,大户人家严格管教女儿或供奉佛祖用的,一般人家没有。过去市楼就是明清一条街,导游估计是冷了,鼻子都出来了,说往前走都一样,咱们回去吧,于是就回,风大,都冷了,走了一条小路,居民现在生活的地方,很乱,泱泱一个大门里面挤住着十几户人家,拥挤不堪,这倒象极了北京,四合院一个大门,外面看很漂亮,进得门内,都是一条条仅容过身的通道,一堵堵墙把院子瓜分了,人,实在是太多了。

因为是淡季,处处都在修路、埋管线,路面很不平整,朋友说,旺季来的时候,这路上都走不动。特有的北方天气,尘土飞扬,吹了一脸的土,水少和懒惰,脸色自然也就变成土色了,生活的艰难倒在其次。

(二)

洗去尘土,稍事休息。

全晋会馆竟然是个饭店,印象中会馆应当是外地人在某地开的一个俱乐部之类的组织,招待家乡来的学子或者商家,一般由混出模样来的乡民捐资兴建,交流本土信息,加深同乡友谊。全晋会馆延袭了一些,例如舞台、民俗展览、文物图片---在这里都成了多少有点意义的昂贵的装饰材料了,但毕竟是个饭店,商业的气息就浓烈了一些,标签太多,店员太多,怎么看也不象印象中的会馆。菜价很贵,一盘青菜12元,另外几个盘子大一些的我都没敢问价格。不过确实干净,清爽,味道很不错。鹅肝、牛肉丁放进窝头的眼里,嚼起来很个别,一个小笼屉里放了三种颜色的又象水饺又象馄饨的东西,是三种粗粮,玉米、地瓜、高粱,叫“粗粮精做”,想来价格也很精致。

朋友说我喜欢热闹,因为舞台演出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安静,而他们却嫌乱,主持人一身古装,胖胖的,发了财的样子,还有扮了皇帝和格格的男女与观众做着互动节目,演出很精彩,应该是很熟练了,因为天天演,我们去的晚了,没捞着看“晋剧”,是个遗憾。节目的最后是削面表演,几个工作人员在舞台下方扯起一块大布,两名厨师各抱一大块面往下削,削出的面片雪花一样滑落,很壮观,后来两名厨师站在舞台的两端表演起对削,面片飞的很远、很急,据说也曾发生过削出的面片伤人的事情,看来不只是硬的东西可以伤人,软的也一样,例如面、舌头、文章。

敬业的服务员一直送我们到门口,看我带着相机,又领着我们转了一圈,介绍了一些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塑像、酒缸、酒瓶、荞麦坊、老柜台,的确能代表山西的一些本地特色,值得自豪。

马踏飞燕的雕塑,在夜色里显得很孤独。全国都一样,昏黄的路灯,车来车往的街道,明灭不定的霓虹,饭店电话里的女声。

(三)

饭店供应的免费早餐,品种很多,味道也好,满满摆了一面墙,应有尽有。

等朋友的时间自己出去转了一下,美特佳商场是山西人自创的连锁超市,散布于太原很多的商业区,规模很大,有书卖,能在商业列强纷纷侵入中国的时候,占领一块自己的领地,而且搞得红红火火,不容易。得一文化广场是山西省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人不多,旁边的国美电器商城正在利用周未搞促销活动,几个穿衣服很少的女孩子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台子上跳来跳去,显得很热情。

我们到晋祠时十点多了,与昨天的风雪天气不同,天空很晴朗,能看的很远,今天是个好日子,结婚的人多,遇到几个车队,前后车是白的,中间是黑的,取“白头到老”之意。先过晋祠宾馆,朋友介绍说这是太原的钓鱼台,是太原最高档的饭店,楼不高,占地很大,花草很多,与公园无异,江总书记曾来住过。

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 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晋祠是晋祠公园后面的一组建筑,公园前面也有很多的内容,最显眼的是一组铜像,李世民和他的几个得力干将,没有秦叔宝,因为他不是山西人(山东人),铜像是为庆祝太原建市2500周年于2003年建成的,重2500吨,宽9.5米,象征九五之尊,高6.99米,象征六六大顺九九归一,导游介绍的很详细,一个小姑娘,我们还未停稳车就相跟着我们,不太漂亮,朋友说,就她吧,也不容易,后来看,这是个明智的选择,她是我在太原见过的几个导游中最敬业的一个,细致,耐心,知道的也多。

太原之所以叫龙城,是因为是个出皇帝的地方,从李唐开始到五代十国,皇帝很多,当然有些人有点牵强,象石敬塘,只做过两天,武则天是唐初并州人,应该就是现在的太原,毕竟是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值得山西人骄傲,导游还提到了华国锋,山西交城人,离太原很近,是个转折时期为中国做了很大贡献的人。因为皇帝出的多,赵宋建立后很害怕,为了遏制太原的龙脉,赵光义居然在太原的大街小巷,大肆设置“丁”字路口,至今仍有遗迹,心理安慰吧,不过好象也有点作用。

太原是唐高祖李渊起兵的地方,唐建立后,专门在晋祠院内建一寺庙供奉佛祖的师父燃灯和尚,有李世民的亲笔字,因为少林和尚救过李世民,所以自唐始,佛教大行天下,太宗还特许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太原是个有太多历史和故事的地方,庙内一个大门两厢竟分别挂着慈禧和光绪娘俩的题字,导游说拍佛像不好,故未拍下照片。李姓自唐以后才开始光大,原因就是唐太宗将许多有功于他的臣民赐姓为李,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过了好几道门楼,才来到晋祠的正门前,朋友来的太多次了,没进,我与导游进去的。门口有很多纠缠的小贩,导游拉我手说别买,那些红枣是从山东贩来的,因为山西不产枣,是不是枣庄的我不知道。

进得门来,先是一个戏台,很久以前的建筑,空地不大,前侧面有一建筑,导游说那是古时的包厢,平常百姓都是在站在台下看戏的,为了使声音传的更远,舞台下也用了八对对扣着的大缸,利用声波固体传送原理,应该是与北京恭王府里的戏台一样了。

铸造技术在宋朝很成熟,兵火战乱竟使技术也退步了,可见稳定比什么都好,几个铁人,宋时铸造的最精致,看不到接缝,衣褶栩栩如生,民国时期造的那个就不行了,很粗糙,“一代更比一代强”,并不尽然。乡民们说那个铁人是晋祠的守护神,晋祠能完整保存至今,多亏了它,其实文革时这里也受到过冲击,附近乡民竭力阻止,才免遭破坏,所以直到现在村民仍然可以自由出入,以感谢他们那时的坚决。

献殿是村民个放置贡品的地方,全木结构,没用一根钉子,木栏杆从上到下,四处透风,可以保证食物多放几天,这就是那时的冰箱了。

立交桥,通达四个方向,中间高起,并不是现代意义的立交桥,原为木质,解决后为了保护,覆以石材,原木仍在条石下,可见。水圆为池,方为浼,浼内有彩鱼,古人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鱼沼飞梁”

圣母殿建于宋代,供奉的是周成王的母亲,母以子贵,由此可见。殿门关着,只能从栅栏的缝隙看里面的情景,圣母和服伺她的宦官、宫女,侍从的塑像里有两个最有名气,一个是侍女,面部表情很奇异,从这边看是笑的,从那边看是哭的,民间说的阴阳脸,一方面强颜欢笑,一方面又难掩内心的痛苦,表达了那个时代那个阶层特有的心理扭曲,据说梅兰芳老先生专门至此闭门三天,揣摩这种表情以期融于自己的表演,三天后竟然无果而返,毕竟缺少这种生活经历,艺术并不能模仿所有的生活。另一个是宦官,形象也很有特点,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靠近主子的那边的耳朵总是支楞着,生怕露掉什么,所以大,另一边放松些也就不长了,眼睛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斜视,因为不敢正眼看主子,只能用余光觊觎主子的一举一劝,如果大家注意一下,这种人现在生活里也应该能看到,眼神躲躲闪闪的人,一般都有事。宋朝时的东西,至今仍然传神,的确让人惊叹。

殿前廊柱上有八个木雕龙,颜色已经灰暗,神态依然生动。

“人要脸,树要皮”,没有皮的周柏能活到现在也得算是个奇迹了,不要脸的人是不是也可以活得更风光,得算是个引申出的笑谈。全国现存第二高龄的树,原为雌雄两株,雌树先死了,雄树于是往雌树的方向伸展,幸好有一株小柏树生长起来,撑住了它宠大的树干,否则就是伤及圣母殿了。树长成龙的形状,倒也象,中国人总把极致的东西想象成共有的喜爱,也算是一个特点。树干处有一眼睛样的树瘤,导游说阴天时会渗出水珠,象人的眼泪,来的人应该摸一下,尤其是近视的人,对眼睛好,好些孕妇不远千里来摸它,表达对腹中胎儿的期待。很象眼睛,被摸的很光滑,手感很好,摸了一下。

水母楼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柳春英,嫁到一户人家,体弱的男人却于新婚当夜死了,于是成为克夫的象征,受到婆婆的百般刁难,当地缺水,于是被命每天去挑水,干这种只有男人才干的活,为了不让她路上停下来休息,婆婆特意为她做了两个尖底的桶,规定中途不许换肩,而且喝水只喝前桶,不喝后桶,说是不干净。女子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忍受。一日挑水途中,遇一白胡子老头,---受苦人总能遇到这种人,牵一白马,要求饮马,女子心善,同意了,老头临走送她一马鞭,交待,回去后放在家里的水缸里,没水了就往上提一下,提多少,水涨多少,只是不能将马鞭拿出缸外,否则将有大祸,女子将信将疑,带回去一试,果不其然,自此免受挑水之苦,全村人亦同享其乐。狠心的婆婆却看不下去了,一日趁她梳妆之际,将马鞭提出缸外,水涌缸而出,滔滔不绝,马上就要淹掉整个村子,情急之下,柳氏拿一莲花蒲团,盖缸而坐,水方止,而她也不敢再起,自此坐化成仙了。

水母楼里供奉的塑像就是一梳妆未整的女子坐在水缸上,水自缸底流出,哺育着周围的人民和土地。水奇好,产稻香,米蒸熟后,珠圆玉润,油光锃亮,此即为名闻全国的“晋祠大米”,偌好东西,却不能成为贡品,据说是因为皇帝们厌用其身下流出的水浇灌而出,不洁,因此寻常百姓才可以享用,百姓感怀其德,逢其生日,农历六月十五,举办大型庙会,祭祀不断,传至今日,逢庙会日,晋祠不收门票,游人百姓均可自由出入,参观膜拜。出来后朋友说,出晋祠大米的地只两亩左右,产量极少,大部分被送到北京了,不知真假。

水母楼前是难老泉亭,一大水井,有声出,不象涌水的声音,导游说过去水涌很高,近些年来由于滥采地下资源,导致地下水流失,水质与水量已远不似从前。

水自水母楼流出后,形成一条小河,河道里生长着绿色植物,据说水恒温,才有此景象,李白来过,写过“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的诗句。河道前段有十个小涵洞,以过水,被分成两段,有“三七开”的传说。宋朝时两个相邻的村庄争水,县官无法仲裁,听人妙计,将水分为十段,设一油锅,扔进十枚铜钱,召两村村民,曰,谁拿到的钱多,谁分到的水多,油烧热后,一青年奋不顾身,跳入其中,捞得七枚铜钱,出锅后,即亡,于是该村分得七成难老泉水,另一个没有勇士的村民只能用剩下的三成,村民建一石碑,立于涵洞前,以示纪念,尚存。“三七开”被毛泽东自嘲后,广为传播,想即源于此。

晋祠里树很多,两棵高大的杨树很显眼,在所有的树种里,杨树是最不被人看好,在旅游区很少见,多生长在路边或寻常百姓家,质软,命短,不可大用,一般30年就糠而死了,独这两棵,已生长了47年,仍然威严,参天耸立,导游说这是陈毅元帅手植的,象征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天下所有的王姓均发源于山西,故王氏旺族在晋祠里建立了王氏祖庙,发展至今已渐成规模,正殿叫“子乔祠”,殿檐下挂满了海内外王氏名人送来的匾额,“四海一家”等等,两壁厢是王氏名人的事迹展览。有一个传说,原无王姓,东周时期,姬晋为王子,因批评劝谏周灵王,而被贬为庶民,人问其姓,无从答,耻于暴露皇族身份,用“王子乔”搪塞,“王子乔装”之意,自此王氏衍生天下,子乔亦成为王氏祖先被人供奉至今。正门楹联第三字合起来正是“姬晋”。王氏发源传说很多,此为其一。

(四)

如果不是张艺谋拍了那部电影,乔家大院可能还吸引不了这么多的国人,在访古之余还有一种窥视的意思了,其实乔家规矩很多,从第一代起就严禁纳妾,有钱而不张扬,才是乔家得以兴盛的主要原因.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

停车场很先进,打卡的,拐过几条布满商贩和饭店的街道,往北一拐,才能看到大院的正门,胡同很窄,如果不是这么有名,它就是深藏于市井中的一普通民宅,只是院墙高了一些而已,大门正面一青石上刻有"古风"二字,遒劲有力,门对着的是一幅砖雕的百寿图,字字不同,很吸引人,两边是左宗棠的题字“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这些话估计现在有许多人都不明白了.四十元门票,四十元导游,进得门来,先往北拐,进入老院,先看到的是影壁,砖雕,很多内容,导游讲的太快,记不清楚,只记得"豆腐"是"都福"之意,营养之余也有象征意义,乔家是靠做豆腐起家,这样看来,不算牵强.西走北看,就是电视上常看到的乔家大院了,三进深,一层比一层高,寓连升三级之意,其实乔家无人做官,在这里也是一个更加发财的意思吧.

乔家大院已经被辟为祁县民俗博物馆,内容很多,随照片提及,不在此赘述.

大院自清同治年间始建,几代人不断扩展,才成现在规模,如果不是日本人入侵,应该会发展的更好,文革中也没有受到破坏,应该感谢那时已被充公,当成了革委会和军管办的办公地点,否则,现在的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上感慨中国民居艺术的辉煌了.

有一幅对联写的很好,为了记下,各拍了一张,放大后能看到.

“读书既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这种心境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固然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心理安慰,但是功利心对哪个社会都绝对是个损害。

乔家祠堂建的不高,导游说只有做大官的人才能建高祠堂,乔家没有官员,所以只能是那个高度.不过装点的很讲究.石雕是汉白玉的,有李鸿章的题字,“仁周义溥”,这个人看来是惊动了很多大官的.连慈禧都命山西巡抚题赠匾额,“福种琅环”,以表彰乔家在她落难时的救助,看来老佛爷的字不怎么样,不然应该亲自题写.

各院的门匾很有意思,拿笔记了几个:“彤云绕”、“慎俭德”、“书田历世”、“读书滋味长”、“百年树人”、“惟怀永图”、“为善最乐”、“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静观轩”、“梯云筛月”,与房子结合,都有一定的寓意.

乔家三宝要提一下,九龙灯,中间有镜子,在龙头上点上蜡烛后能照的很亮,据说是老佛爷西逃时赐给乔家的,落魄到那个地步还不忘记奢华,这个女人,也真够可以的了.犀牛望月镜,底座的犀牛是用铁犁木雕成的,这种木头很稀少,很重,在水里会下沉的,是乔家从南方购进的,共有大中小三个,现在都在。万人球,其实就是一个做成球形的镜子,应该需要很高的技术,不然不会在这里成为宝物,说是乔东家能坐在屋里看清所有人的动向和表情,相当于现在的摄像头吧。

导游走的很快,匆匆带我看了一遍后,就离开了,我自己又回去走了一圈,半个多小时就八十元,心终有不甘,游人不多,几个院落空荡荡的,倒有一种阴森沉重的感觉了,想这种地方,还是适合那种穿长褂,拄拐棍,留着长胡子的老年人住更合适,门太多了,房子进深都不大,主屋的南墙是双层的,冬暖夏凉,烟囱很多,造型很好,冬天用来冒烟,夏天用来通气,说是最早的调温设备,类似于现在的空调.

不想让朋友久等,出来了,看到了一支不短的队伍,穿古装,抬轿子,吹喇叭,应该是民俗表演,群众演员,亦庄亦谐的,挺有意思.

晚饭后无事,问大堂副理


本篇文章来源于神舟国旅太原旅游频道(http://www.shenzhouguolv.com/taiyuan/)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guolv.com/taiyuan/youji/19340.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关键字: 太原 游记

上一篇:五一山西之旅(一)   下一篇:暂无
邮轮旅游

太原线路推荐

太原游记

  • 4月天,背起行囊,走晋山西 2010-11-14 19:29:08

    时间:2007年4月20~4月29日(前后共约10天)所到地点:太原、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临汾壶口瀑布、*大同云岗石窟、

  • 山西过元宵 2010-11-14 19:28:29

    游览地:太原,平遥,灵石,大同,恒山1,平遥印象原来准备好年初三跟摄影团去山西过大年的,因雪灾的影响,而取消的行程,心有不甘地过完了春

  • 美丽漂亮的青海湖 2010-11-14 19:28:39

      想要去青海,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青海有两个地方令我心仪已久,一个是青海湖,一个是塔尔寺。青海湖因其海拔高度和辽阔的水面

  • 象我们这样游山西—从武汉到山西(六,完) 2010-11-14 19:25:39

    象我们这样游山西—从武汉到山西(六,完)D7-10.56点就到太原了。出站后,买到了回武汉的坐票(132元),已是很不错的运气了,晚上7点多的车,看

  • 国外土佬自助腐败游-山西太原篇(11of18) 2005-11-11 10:47:53

    国外土佬自助腐败游-山西太原篇(11of18),国外,太原,山,山西,山西太原,腐败,自助,

  • 一个人的山西访古之旅 2010-11-14 19:27:55

    坐飞机去旅行会使旅途更加的轻松。上个月我终于实现我了的第一次飞行之旅。去了山西和陕西,很幸运定到了贤贤的长沙到太原的一折机


常见问题
独立成团的定义
合同单房差是指
纯玩.购物的意思
双飞.双卧是什么
付款与发票
可以刷卡吗
对公转账可以吗
发票如何开
支票公户转账
签署旅游合同
签约流程
可以不签合同吗
传真签合同
旅游合同范本
旅游其他事项
旅游保险事项
签证问题解答
退团.退款解答
参团其他事项

010-64410618(长途免费)

来电将统一显示为 010-6441061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22:00 周六、日10:00-18:0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打款账号  |   诚聘英才  |   发展历程    |   免责声明  |   预定须知  |   申请链接

Copyright©2011-2025 京ICP备2024098069号-1 shenzhouguolv.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旅游产品提供商为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工商注册号:110000001137204 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号:L-BJ-CJ00080

  • 神舟国旅 500强企业
  • 北京工商网上亮照
  • 中国互联网协会
  • 支付宝特约商家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网络110报警服务

关注我们的微信

微信账号Vjiangliheng

扫一扫,添加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