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之所以将游记“分割”,绝不是为了多赚分数,仅仅是为了多贴几张图片而已】
东都“流水”
倒叙三、依稀云岗、再见龙门
走近龙门,首先看到的并不是石窟,却是两座青山在侧,中有一衣带水,水上两只画舫,很开阔、清静的样子。这,便是伊水了。因其夹于对峙两山之间,整体远观去形似天然门阀,古称“阙”,故而又名“伊阙”。伊水上有桥,站在桥上,从另一个角度望向两山,还有那缓缓北去的流水,不必生情,已自有一番触景的享受了。其实,就算没有石窟,眼前此景也称得上是一派好风光了,对得起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的评论;即使后来被石窟“喧宾夺主”而退为陪衬,依旧以其山水相依的优雅,使得龙门比起
国内其他几大石窟景区来,又多了几分灵气。
当然,主题还是石窟。自游步道起点望去,整个西山面向伊水的一侧密密麻麻布满洞穴,大小不一,高低错落;为了观赏方便,对于较高的洞窟,景区专门搭建了观景楼梯。这不,几名志愿者正轻声喊着号子,试图将一名外国游客和他的轮椅抬上观景楼梯(很钦佩这些衣着正装、满头大汗的志愿者们,毫无怨言的付出,已使他们成为现而今中国最可爱的群体之一)。“老外”略带喃喃地重复着:“Thank you so much, I really want to see it.”(非常谢谢,我真的想看看)
是得好好看看!观赏龙门石窟,很自然地会和曾经到过的云冈石窟两相比较。依稀记得去年,直面云冈时,看到的是若干大型石窟的排列,每个窟内都有一尊大型佛像,线条粗犷,比例也不是特别协调。而在龙门,不但有奉先寺这样的巨型石窟,也有很多中、小型,甚至是袖珍窟,其内佛像则大多比例均衡,线条也较云岗柔和了许多。想想这区别大体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云冈石窟主要由皇家负责开凿,因而佛像许多都是以北魏朝皇帝为造型蓝本,歌功颂德的初衷决定了佛像的体型必定是“伟岸”的;而龙门虽也有歌功颂德之作,但由于
洛阳长为帝都,经年累月后,在龙门已形成了凿窟成祭的风气,使得这里也不乏民间精巧之作;第二、云冈石窟开凿时期,距离北魏太武帝“灭佛”时期不远,国家意识形态的重塑使得社会心理状态整体处于动荡,而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
洛阳后,“迁都”之争已尘埃落定,社会承平,加之盛唐时的大大丰富和补充,使得龙门,无论是造像的雕凿技法、体态类别,还是所反映出当时匠人的心理状态,都要比云冈显得成熟。
事前了解到龙门石窟有三大看点:宾阳洞的造像、古阳洞的书法和奉先寺的大佛。实地游赏,古阳洞完全被保护起来,使得我无法窥得那名满天下的“龙门二十品”魏碑书法的风采。而宾阳洞和奉先寺,则分别代表了北魏和唐朝时期对体态的追求,比较起来看颇为有趣:北魏时期崇尚身材苗条,因此北魏造像多体态颀长;相反,唐时以胖为美,故而唐朝造像多圆润丰满。
说起奉先寺,我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是整个龙门的“扛鼎”之作:在巨型的山坳内,中间一尊体态丰腴的卢舍那大佛,慈眉善目,微微低首,带着点“中国版蒙娜丽莎”式的微笑,注视着大家,感觉可敬而不可惧。两旁又有三对佛像,分别是菩萨、金刚和罗汉,整组佛像无论个体还是整体都比例协调、线条柔美清晰、雕凿精细,观之令人赏心悦目。如此壮观,大家兴之所至,也顾不得游客众多,频频与佛像、他人合影,倒有点“只爱陌生人”的意思。据介绍,这奉先寺石窟是武则天还在为皇后时,捐出自己两万贯的脂粉钱而建;至于这卢舍那大佛是依照捐助者的相貌而凿刻的说法,却显得过于牵强,闻之附会一笑即可。武则天为何在这方面如此“慷慨”?(包括她当政后推广佛教的种种作为)有说是她潜心向佛的,也有说她是为纪念出家为尼后时来运转的,更有说她是做表面文章的。究竟如何,后人无法确切知道。我自己揣度:虽然武则天出身佛门世家,可从她为了登上权利巅峰而使出的诸多狠辣手段看,说她潜心向佛、菩萨心肠,只能是贻笑大方;武媚娘幼小的佛教熏陶,让她有了慧根,可后来,权利欲的滋长战胜了慧根的蔓生,使她走出了完全不同于家世的道路。夺得权利后,依旧大建佛像、寺院,也许是政治需要,也许是武则天内心也需要一种心理平衡吧。正如杜甫在《游龙门奉先寺》中写道:“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佛理高妙,发人深省;同样,复杂的人心,即使细细揣摩,也未必能够明白。
【小帖士:1、到龙门石窟,可在洛阳火车站坐81路公交,大约四十分钟可到。 2、龙门石窟、香山寺、白园门票100元。 3、龙门石窟内有电瓶车,但建议除非实在“筋疲力尽”,没必要坐这性价比很低的代步工具。 4、香山寺是武则天的皇家寺庙,地方不大,但“五脏俱全”(甚至也有钟鼓楼);里面还有当年蒋介石夫妇的别墅,值得一看,尤其里面的讲解员个人认为水平都比较高;而白园就是白居易的墓园。】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洛阳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luoyang/)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luoyang/youji/8816.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