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安徽省博物馆文保中心文物专家开始着手修复包拯家族墓出土的多块墓志铭,这是省博物馆首次着手对其进行修复,这批文物修复完成后,年底有望亮相省博物馆新馆。昨天,曾参与发掘包公墓的省博物馆老专家吴兴汉也来到现场,老人感慨万千,老人说当年正是包公墓葬的发掘,终结了河南与安徽多年的“包公之争”。
墓志揭秘
墓志终结豫皖“包公之争”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杰出的清官代表。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包拯的传奇一生充满好奇,尤其是他的死更是众说纷纭。吴老说,当时主要有两说,一说是在河南巩县,一说是在合肥大兴集。“和曹操墓的争论不休类似,当年,包拯家族墓没有发掘前,包公墓到底在哪里,河南和安徽也经常争得面红耳赤,直到1973年。”吴老说,1973年4月,合钢二厂扩建,位于该厂附近的所有坟墓须迁走,当时省博物馆着手对包拯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过四个月的紧张发掘,共发掘包拯家族墓12座,4座砖室墓,8座土坑墓。出土墓志、瓷器、银器、铜器、陶器共计50余件。其中,包括包拯及夫人董氏、大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儿媳文氏和长孙包永年六座墓葬都有墓志。尤其是包公墓志上,洋洋洒洒3000多字,不仅记录了包公一生的生平事迹,而且其死亡时间及死亡后由河南运回合肥的经过都有着详尽的叙述。这些史料的出现,终于结束了河南和安徽多年的“包公之争”。
墓葬揭秘
包公原葬墓被金兵盗掘
吴老说,在包公墓葬发掘中,他们发掘的第一个墓葬就是包公和其夫人董氏的合葬墓。墓葬内除了两块墓志铭,就是一堆杂乱的尸骨。“一般情况下,墓志铭是放在墓葬里面的,这两块墓志铭为何放一起,而且遗骨凌乱?”最后专家得出:此墓是包公和其夫人迁葬墓的结论。也就是说,当时的包公并不是埋葬于此。
为弄清包公原址墓葬的位置,考古人员继续发掘,最后在该墓葬西南角,发现了一个“超级”墓葬遭疯狂盗掘,应该是官盗。“当时,虽然我们推测该墓葬就是包公的原址墓,但因为没有其他证据佐证,都不敢断然确定。后来在该墓葬发现了一个十二时神佣,才确定了我们的判断。”吴老说,宋代官员陪葬有严格规定,只有二品以上官员才能陪葬十二时神佣,这正好和包公的身份相吻合。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当年金兵侵入庐州时,曾对一些墓葬区进行疯狂盗掘,尤其是对他们痛恨的宋代一些高官墓葬更是变本加厉。所以,虽然文献上并没有明确说是包公墓,但从该墓葬的破坏情况看,应该是金兵所为。
家族墓中藏有包公疑冢
“盗墓从汉代开始就非常盛行,当年为防止墓葬遭遇盗掘,包公家族墓葬区中还藏着包公的疑冢。”吴老说,在发掘中,他们不仅发现了包公的原葬墓和迁葬墓两座,而且在墓地西南部,有一个较大的封土堆,距包公和董氏合葬墓不远,发掘前封土高约4米,呈半球形,底部直径约10米,整个外形略大于包拯夫妇的迁葬墓,但后经发掘,发现其没有任何墓葬结构迹象。因此专家推测似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用来迷惑盗墓贼的“疑冢”。而且,根据该墓葬的规格,有关专家也认为既然为疑冢,其应该是包拯墓的疑冢,否则其他家族成员不会有如此规格的墓葬。
遗骨揭秘
包公尸骨历经“劫难”
当年的发掘结束后,这些遗骨就被运至包拯老家肥东文集安葬。时值“文革”,被拒绝安葬的包公遗骨不得不运回合肥,包公第三十四世孙包遵元在自家的屋山墙头搭起简陋的披厦,将装有包拯及其子孙遗骨的箱子全部搬了进去。 1975年冬,他们又将装有遗骨的箱子运至肥东文集,并于半夜三更偷葬于新建的墓园中,当挖开坟堆时,才发现由11个红陶罐装置的遗骨因为没有密封措施,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遗骨大部分已经腐烂。自发掘时从一号包拯夫妇合葬墓中捡出后的35块尸骨,因鉴定研究及撰写发掘报告的需要,一直被吴老保存而得以幸存。目前,这批留存下来的包拯遗骨,15块被保存在省博物馆,剩下的20块,1987年重建包公墓葬时,都放在了包公墓园内的棺木中。
包拯身材并不“高大”
吴老说,棺木中遗留下来的骨头特别零碎,当年捡出的35块遗骨,不能确定是哪些部位的骨骼,也不能确定哪些遗骨属包公的,哪些属董氏的。他与一起参与包公墓发掘的方笃生特地给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写信,请他们对骨骼进行鉴定。当时,他们把这些骨头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装在一个盒子里寄往北京。鉴定结果不仅确定所有的骨骼均是男性骨骼,而且还给出了其年龄在40岁以上的结论。也就是说,这些遗留下来的三十多块骨骼都是包公的遗骨。后来安医大解剖教研室对这些骨骼进一步检测,确定了这些骨骼的部位和名称的同时,根据遗骨大小尺寸,专家一致认定:包公应是中等身材,即165厘米左右,并不像现在一些影视剧中身材高大。
尸首保护致遗骨汞超标
据墓志记载,包拯于北宋嘉右七年五月十三日发病,同月二十五日逝世。从发病到亡故只有13天,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怀疑:他是正常死亡还是服药后被毒死?吴老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特地将包拯的部分头盖骨送往北京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用先进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并配合其他研究手段,对包拯头骨进行了铅、汞、铁、钙等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显示:砷等有毒元素均比现代人头骨中含量低,因而认定不是药物中毒死亡。但是,在包拯头骨中汞含量为0.14,比现代人的含量高,不过后来这被专家认为是当年保存尸体遗留下来的。
吴老说:包拯死亡是五月底,但其尸体从河南开封运往合肥时正是炎热夏季,因路途遥远,必须防止尸体腐烂,按照古人保存尸骨的习惯,他们可能在棺内放入了大量的朱砂,之后埋入墓葬,天长日久,经过长期渗透,导致包拯头骨中的汞含量超标。
修复揭秘
墓志修复后数十年不会破碎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修复现场时,省博物馆文保中心的修复专家正在对这几块墓志进行粘接。据了解,这些墓志出土时,由于人为破坏加之年代久远,每块墓志都碎裂成好几块。修复专家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用环氧树脂对它们进行粘合。这也是专门粘合石碑的特制胶水,粘合后,如果不人为损毁或经常挪动,三四十年不会有任何问题,凤阳朱元璋皇陵中的一些碑刻和石雕,多年前就是采用这种手段进行粘合的,目前仍保存完好。
对于墓志残缺部分,修复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用高分子材料加石粉进行修补。此次修复只是一般的补缺,不会像以往文物修复中,进行做旧等处理。这除了为展示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外,关键是其残缺部分,没有人知道其具体缺少的是什么,所以不可以随意填补。
编号: 2699 满意度: 96% 出团日期: 天天发团
。住黄山山顶观日出赏晚霞,体验人间仙境朝夕变幻之美; 。畅游黄山穿越西海大峡谷,徜徉老街体验徽州人文; 。纯玩团,全程无自费,保证充裕游览时间。
¥2280 |
查看详情 |
编号: 4788 满意度: 97% 出团日期: 天天发团
1、游世界文化遗产—黄山、逛宋代街—屯溪老街; 2、尝特色黄山烧饼、毛豆腐、臭桂鱼、石鸡、石耳等等; 3、全程无购物,无正餐,无领队,让您彻底放松,拂去工作的疲惫,享受三无产品带来的自由与快乐。
¥2180 |
查看详情 |
编号: 4787 满意度: 97% 出团日期: 天天发团
1、游世界文化遗产—黄山、逛宋代街—屯溪老街; 2、尝特色黄山烧饼、毛豆腐、臭桂鱼、石鸡、石耳等等; 3、全程无购物,无正餐,无领队,让您彻底放松,拂去工作的疲惫,享受三无产品带来的自由与快乐。
¥2480 |
查看详情 |
编号: 4247 满意度: 98% 出团日期: 天天发团
¥2400 |
查看详情 |
编号: 3606 满意度: 99% 出团日期: 天天发团
黄山山上住宿多人间高低铺独卫(可洗澡、有暖气);黄山市区住宿四星级标准酒店(不挂牌) ◆景点安排:黄山全景深度游,前后山精华景点一应俱全,并深入黄山腹地,游览梦幻景区-黄山西海大峡谷(冬季和
¥2000 |
查看详情 |
题记:甘南之行,始于7月21日,历时9天,横跨苏皖豫陕宁甘川7省,纵横近万里,在饱览沿途无限风光、绝世风情的同时,充分享受了极速狂奔的驾车乐趣,感受了和大货车PK的惊险刺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src="http://images3.
在秦巴腹地,汉江之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燕翔洞。 沿着悠悠的子午古道,穿越秦岭——这个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山脉,神农氏在这尝百草而济万众,炎帝部落在此生息壮大,周、秦、
题记:离开了甘南,我们开始踏上回去的征程,虽然途中少了几许甘南童话般的风光,然精彩依旧,鼎沸的兰州夜色令人回味,华贵大气的西安,无价的珍品文物使人荡气回肠,而高速路上的狂
6-29 游九寨,宿康巴林卡(含早) 因为第一天游黄龙发生太多事情,感觉累,我们约了小刘早上八点来酒店接我们。康巴已经在沟口了,直接去九寨沟景区也不远,打车大概也就十块钱
2009 月 9 月中旬,从上海出发途径西安到成都,全程 2200 公里, LG 一人驾驶,驾车技术和车况非常稳定,辛苦了 LG 。随意记录了些,本人摄影技术很差,多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