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临近结束,手里尚有一张普通日票,我无意浪费门票,且世博会还有几个我有意前往的场馆未曾去过,昨日(2010年10月16日)虽然是周六,观者较多,但考虑到周日可以休整,我还是如前两次一样,选择周六成行。
在南汇大学城世博16路站乘车时,听在那里维持秩序的一名女志愿者言;斯日早晨6时半起在那里排队的人流就未曾间断过,我当时估计斯日世博会观者不会少。10时半许,车之世博会停车场,就见到黑压压的人群,为我第二次去世博会也未见入口处有这么多人。在人口处甚至已拉起一道线暂时延挡人流,在那里的一名志愿者谓我为了安全要先延缓片刻进场,并云一开场入园人数已过50万了,并云现在已可能要60来万人矣,我云斯日入园人数会不会到100万,彼云80来万应该有的。下午16时许,我在
意大利馆排队时,听人从手机上网获知的世博会即时消息:入园人数已至92万多,我知自己的预测是正确的,当日人数可达百万。晚11时半回到家,妻谓我斯日人数103.27万人(16日晚10时数据),果我所料。三次游世博会而正值三次历入园人数当日创历史新高,看来我与大多数国人同节拍。斯日又恰逢农历重阳,与百万人同游世博,我过了一个特殊的重阳节。
此次游世博会,了却了我未曾了却的心愿。前两次游世博会游览了一些场馆,但还有几个我想一观而未能游览的场馆,其中就有
美国馆、
法国馆、
意大利馆。此次去世博会就想看看这几个馆。进园后已是中午12时许,我直接前往
美国馆,排队近1个小时后入馆。美国馆除了放映三部短片外就没有什么参观内容,不过美国人在这些短片里不着痕迹地传递了美国的价值理念:多元、参与、创新、乐观。美国在宣传方面的技巧是国人那种迫不及待的灌输和自作多情、自说自话、自我吹嘘的宣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离开美国馆后,排队一、二个小时进
法国馆。法国馆的亮点是展出一尊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和几幅塞尚、梵高等人的油画名作。这些作品我在西方美术史书籍上看过文字介绍和图片,这次终于见到原作,且无需出国门到法国的奥赛博物馆而在
上海,这是沾了
上海世博会的光了。六幅藏品是法国画家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梵高的《阿尔的舞厅》,赛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装间》,高更的《餐点(又名香蕉)》。
排队进意大利馆差不多花了两个多小时,意大利馆的主题是“人之城”,展示了建筑、汽车、音乐、艺术、时装、名酒、珠宝等一切与人舒适生活有关的东西,感人以生活在意大利是人生美事的感觉。那里有法拉利跑车、
米兰品牌服装、宝格丽珠宝,在一座透明的封闭小作坊里有两名小提琴制作技师在那里当场制作表演。馆内入口处有一座装饰有众多雕塑的凯旋门式古代宫门复制品,为按照1:2比例仿制的安德烈亚•帕拉第奥设计建于1585年位于维琴察的奥林匹克剧院大门,这正是我第二次游世博会游毕
英国馆途径意大利馆时,从其灯火通明的玻璃门厅看到过这座门,而产生要观意大利馆的想法。中庭有一座按照1:5比例制作的世界上最大石制穹顶15世纪佛罗伦萨圣玛利亚鲜花大教堂的穹顶不完整模型。一面墙体上垂直摆放了一个管弦乐队的座椅和真实乐器,下方的屏幕上播放着乐团演出录像。营造出了意大利歌剧院的氛围。馆内还循环播放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大的悬索桥――墨西拿海峡大桥的示意图动画。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内容的丰富性而言,在我所参观的场馆中,
德国馆和意大利馆是最胜的。
从意大利馆出来,天已黑,又去了
奥地利馆。在那里听了一场小型音乐会,感受了
奥地利音乐国度的韵味。本想到
俄罗斯馆看看,见那里排队人很多只好放弃。随后又到
加拿大馆前,也有不少人闻询工作人员言需1小时,便转往附近的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去那里的海地、伯利兹、牙买加、苏里南、格林纳达、圭亚那、巴巴多斯等国馆。在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才知玛雅文化遗迹主要集中地是在伯利兹,圭亚那有世界上单极落差最大的瀑布凯丘瀑布,亚马逊热带雨林有一部分在圭亚那境内。
出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见
加拿大馆排队人渐少,便排队入内。该馆单体面积不小,不过展示内容不多,印象较深的只是一部据说由数千张照片连缀而成的反映加拿大人一昼夜生活场景的短片。
离开加拿大馆已近22时,本想去
巴西馆看看,但那里已闭馆,见
秘鲁馆还开着,便入内参观。出馆后,世博园内的场馆多已闭馆,包括
俄罗斯馆。尽管园区广播里表示24时才闭园,但场馆都已闭,游客只能看看场馆夜景灯光而已,意思不大,22时40分许,我便开始向5、6号门方向回返,站了差不多一天,脚掌已很不适,想搭园区国展线车,居然沿线中间站不停,只能走到世博轴。出6号门找到世博16路车返。
此次世博会之旅实际上是我的世博会告别之旅,如无意外,我不会再入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已于10月16日入园总人数已超过历史上最多的
日本大阪世博会所创的参观总人数6421.88万人次的历史纪录,而达到6462.08万人次。我不知道到10月30日闭幕时,
上海世博会能否实现预定的入园总人数7000万的目标,但上海世博会入园总人数空前绝后是可能的。以后的世博会这样的入园总人数很难被超越,仅此一点,上海世博会也可载入世博会史册,而我三入其间,躬逢其盛,也留下了我自己的印记和回忆。别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上海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shanghai/)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shanghai/youji/7570.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