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7 星期一
第三幅(南边东部):阎摩的审判/天堂与地狱(Judgement of Yama/Heavens and Hells)。这幅浮雕长66米,明显比前一幅短,这是因为吴哥寺是朝西的寺庙,第二层、第三层长方形围墙的南北轴不在它们的中心线上,而是偏东一些,所以轴线西边比东边长。
南边东部浮雕长廊
画面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各代表天堂、人间和地狱。在人间中:左边:百姓对国王顶礼膜拜,右边:坐在轿子里的人被抬着进了天堂。在地狱里:人人骨瘦如柴,还受着魔鬼的殴打。
人间:国王戴着王冠,官人坐在轿子里,他们自信死后能升入天堂。地狱:魔鬼像拉狗一样拽着在地狱受惩罚的人。在浮雕的20米处,阎摩的狗和其它凶猛(老虎、犀牛等)的野兽正在看守地狱之门,防止在地狱的人跑出来,家畜在一旁被拴鼻绳拴着。
在第三幅浮雕的中间往东18米处,有着18条胳膊的地狱审判官阎摩(Yama)一只手拿着宝剑,骑在他的坐骑水牛上,他的两个助手站在3米开外毫无怜悯地把有罪之人扔进地狱里。
阎摩根据死者生前所做之事来决定死后是被送进37层的天堂还是32层地狱。中国民间也有这种说法,叫“黑白无常”。有罪的人死后被“黑无常”送进阴间,好人死后被“白无常”送到天堂。黑无常一脸凶相,头戴长帽,帽上有“正在捉你”四字,白无常笑颜常开,帽上有“你也来了”四字。
阴间惨不忍睹的画面,有罪之人全身钉满钉子,在第3层地狱魔鬼用长钳使劲拉出罪人的舌头;第6层里罪人正在被烹煮;第9层里的湖水在燃烧;第10层里骨头被打碎;第11层里有的被锯成两段,有的被鸟撕碎扔进粘稠的湖里;第23层里魔鬼正在烘烤一个男人;第29层是冰冷的地方,小偷们正在瑟瑟发抖。
魔鬼正在把钉子钉进罪人的身体里。看到地狱里惨象,真是不寒而栗。还是得做个好人啊。
第四幅(东边南部):搅动乳海(Churning of the Sea of Milk)。浮雕长49米。
92个阿修罗(Asura,魔)和88个神分别拉拽着蛇神那伽(naga)身躯的两头,以曼荼罗山(Mount Mandaranchal)为搅动中心,来回拉扯千年,直至海水被搅成奶,以期炼出长生不老药。搅动过程使海里无数生物死亡,连蛇王都经不住剧烈的疼痛吐出毒液。湿婆被要求喝下毒液以免危及万物,因毒性太强使他脖子变成了蓝黑色。
乳海在剧烈的波动中产生出很多浪花,浪花里诞生了仙女Apsara。新出生的仙女在阿修罗和神的上方翩翩起舞,为他们鼓劲加油,让越来越多的Apsara诞生出来,浪花中还诞生出了白象Airavata(因陀罗神的坐骑)和神马(Ucchaissravas)。
浮雕中阿修罗这边个个头上戴着有顶冠的帽子,凶神恶煞的样子。最顶头是5个头的蛇首,它由力大无穷的十首魔王罗波那(Ravana)拉着。
在浮雕中央,是拔河的中心曼荼罗山。四臂毗湿奴(Vishnu)两手拉着蛇身的两边,另外两手拿着金刚杵和铁饼,铁饼上有个小象。同时他也变成乌龟趴在山下(他的化身之一巨龟Kurma),以防曼荼罗山经不住压力而沉到海底。天上飞着的因陀罗神(Indra)也帮着稳住曼荼罗山,仙女们在天上载歌载舞为他们鼓劲。
右边拉拽蛇身的神,他们头戴圆椎形帽子,杏眼圆睁。最尽头是神猴哈努曼(Hanuman),它和湿婆(Shiva)都站在神这头,帮着神一起拉。
第五幅(东边北部):毗湿奴大胜阿修罗(Vishnu’s Victory over the asuras)。这幅浮雕长52米,是1546年-1564年后完成的,雕工粗糙、单调。
阿修罗的指挥官驾着战车向着毗湿奴进攻
阿修罗从两边向中间杀向毗湿奴。浮雕中央的毗湿奴站在金鹏鸟伽鲁达(Garuda)肩上应战。
第六幅(北边东部):黑天大胜千手魔王巴那(Krishna’s Victory over the asura Bana)。这幅浮雕长66米,做工也很粗糙。
北边东部浮雕长廊,围栏可能被猴子弄倒了。在回廊的东北角,能看到不少猴子,一点都不怕游人。我扔在地上几块糖,一只猴子跑过来拾起一块,先撕了撕,没撕开,就用牙咬开了糖纸,嚼吧嚼吧给咽了,吃完还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似乎在问:还有吗?再给一块。
黑天(Krishina,毗湿奴的化身之一)骑着金鹏鸟伽鲁达(Garuda),伸开8支手臂与千手魔王巴那(Bana)交战。面对熊熊燃烧的火墙,伽鲁达被骑着犀牛的火神阿耆尼(Agni)抛了起来,黑天又重新骑上坐骑出现在战场。
巴那驾着由长相怪模怪样的狮子拉着的战车与黑天交战,黑天站在大鸟上张弓射箭。
最终,黑天把巴那的千只手斩断得只剩下两只,战胜了魔王。随后,黑天带着魔王巴那到冈仁波齐峰(Mount Kailash)湿婆的住处为他求情,乞求毁灭之神宽恕他,留他一条性命,湿婆的儿子迦内什(Ganesha)与山中的众多修士也为巴那祈祷求情。
第七幅(北边西部)神魔大战(Battle between gods and asuras)。这幅浮雕长94米。
印度教里的诸神大都出现在这幅浮雕中。
从开始27米处,站在夜叉(Yaksha,以鬼为食的半神)肩上的财神俱毗罗(Kubera)。
33米处,站在犀牛拉着的战车上的火神阿耆尼(Agni)。
37米处,骑着孔雀的战神塞键陀(Skanda)。
44米处,骑着大象的诸神之主因陀罗(Indra)。
54米处,站在金鹏鸟伽鲁达身上的保护之神毗湿奴(Vishnu)。
63米处,站在水牛拉着的战车上的地狱审判官阎摩(Yama)。
67米处,站在由两头公牛南迪拉着的战车上的毁灭之神湿婆(Shiva)。
71米处,骑着公鹅的创造之神梵天(Brahma)。
76米处,驾着七匹马拉着的战车的太阳神苏利耶(Surya)。
86米处,骑着五头那伽的水神伐楼拿(Varuna)。
站在金鹏鸟伽鲁达身上的毗湿奴
西北角楼阁四周有12幅浮雕,其中9幅取材于《罗摩衍那》。
第八幅(西边北部):愣迦战役(Battle of Lanka)。浮雕长51米。这是一场对于罗摩(Rama)夺回妻子悉多(Sita)来说至关重要的战役。整个浮雕调工精美,肉搏战的地方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主要人物都集中在从北边21米处开始的浮雕中部。
毗湿奴化身之一的罗摩站在神猴哈努曼的肩上,左手挥舞着他的弓,右手拿着箭,与十首魔王罗波那展开恶战。神猴旁边是罗摩的兄弟罗什曼那(Lakshmana)和来帮助他们的魔王罗波那的弟弟维比沙那(Vibhisana)。重新得到王位的猴王Sugriva也率领猴军和阿修罗展开激战。
至此,看完了一圈浮雕,大部分是一知半解。4点半左右离开吴哥寺中心建筑群。
攻略:
1.如果时间紧,可以从正门(西边)进来,沿着画廊逆时针走,一直到寺的东边中门,即西边南部一幅、南边西部一幅、南边东部一幅和东边南部一幅,共四幅。再有时间可看第八幅,即西边北部这幅。
2.南边西部浮雕中国王出现两次,头上有15顶伞盖的就是国王。
更多内容和照片请访问博客: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柬埔寨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jianpuzhai/)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jianpuzhai/youji/32026.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