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金边
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一个黑色的星期五,我们一行人转道
广州,经历了总计7个小时的漫漫旅途,方才抵达了红土地上的
柬埔寨。由于没有订到直飞暹粒的机票,所以当晚要先在金边住下。
金边的机场弥漫着东南亚地区特有的一股香气,那是混合了南方的雨水、湿气、香草味道以及燃香的气味,让我想起了
巴厘岛,同时想起了
西双版纳。后来,在这段旅程中,我总是不断地回忆起
西双版纳和
巴厘岛,很多微小的元素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唤醒我对那两段旅程的回忆。
登上在机场外面等候我们的空调大巴车,发现车窗已在内外温差的作用下铺满雾气,大概20分钟后进入金边市区。可以说,夜晚的金边给我们的最初印象是破败不堪,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首都的气象。刚刚下过一场暴雨的街道积水没过了小车的车轱辘,几个行人推着摩托车在水中艰难前行,我们的大巴车行过之路,积水如同海浪一般向路两边的街铺、人家快速涌去,冲翻了几只板凳。同行的人纷纷感叹,让司机开得小心些,未曾想来接我们的旅行社的阿桂说“他们都很喜欢下雨呢,下了大雨还要特地跑出来淌水,淋雨高兴得很呢!”还说这里只有外国人和和尚才打伞。酒店就在金边酒吧街街口,可惜下了大雨估计酒吧都进了水,大家先住了店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我早早起床,睡眼惺忪地去拉窗帘,一道阳光柔柔地掠进来,好大的一个惊喜啊,窗外晴朗的天空下,简直是无敌的美景――金碧辉煌的总佛寺隔街相望,不远处王宫的金顶在阳光下略微刺眼,湄公河在旁边静静流淌。我赶紧叫老公起床一起看美景。
早餐在顶楼的露台上,可以俯视酒店四围的全景,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与我们房间窗外风景一般的美景,也看到了另一侧大片的棚户区和乱糟糟的农贸市场。清晨湄公河畔的微风轻轻拂过,旁边一对老年游客惬意地抽着雪茄。那一刻,在混杂着咖啡与雪茄香气的这个并不高档的酒店平台上,我突然感到了在许多旅行博客和攻略里提到的
柬埔寨式的慵懒。
赶在炎热的雨季旅行,每天都要早起,不到九点,我们就到了金边的王宫。很多去过
泰国的都说金边王宫与
曼谷王宫很类似,都是一丛丛的尖顶,勾檐画栋。内有一个银殿,地砖都是纯银的,每块1斤多,里面还有很多被玻璃罩罩起来的佛像,遍身镶嵌金玉珠翠钻石。钻石最大的一颗镶在主佛的额头,足足25克拉,但是想必当时切割技术并不太高明,所以大虽大,却缺少了璀璨的光芒。
逛完王宫,日头已经很毒了,导游建议我们去参观展示红色高棉屠杀恶行的监狱博物馆,这是个自费项目,一人5美元。该博物馆位于一大片平房包围中,原本是一座中学,后来在红色高棉时期被开辟成了S-21博物馆。一部分单人牢房里面还挂着曾经在这里被折磨致死的犯人的照片和刑具,楼上的集体牢房是砖头砌成一个一个极小的单间,简直连转个身都难。在展览厅里还有大批被杀的人生前的大头照片,一个年轻女性抱着新生的孩子,眼神充满绝望地坐在行刑机器前,可能照完照片不久,她的头就被脑后的尖利的钻头钻透了吧。楼下的花园里,洁白的鸡蛋花正在怒放着,当年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悲惨地死在了这里。
出了监狱大门,老公到门口的小摊上买茶水,居然用塑料袋装着,然后给个吸管吸,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这里买饮料的标配包装方式。同行的还有买冰咖啡的,直呼好喝,还便宜,才2000柬币,合人民币4块钱吧。大家还分食了一些新鲜的红毛丹和山竹,这里的山竹非常鲜美。
午餐是团餐,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未来的几餐几乎都是同样的菜品,包括菠萝古老肉,空心菜,麻婆豆腐,以及鸡蛋羹,以至于到了旅途的最后,大家不禁纷纷一路难道这是柬埔寨中国团餐的标配,而且餐餐桌子上都有2小碟,一碟大蒜片,一碟辣椒碎,不知这是那里中国人的习惯。
下午将近6个小时的车程到暹粒,每两个小时可以停靠个休息站。除了上厕所以外,休息站什么都有得卖,一大群小姑娘拿着湿漉漉的塑料袋,里面是切块菠萝啦、香蕉啦。还有农妇坐在公路旁边,挨着个大笸箩,里面堆着炸蟋蟀啦,炸蜘蛛啦。小姑娘还把活的长毛大黑蜘蛛放在衣服上,这些家伙就那么乖乖地挂在那里,不经意之间爬上爬下。
到了暹粒,酒店好远,在城乡结合部,大家买了点水果就打尖儿住店了。
暹粒雨季
早起先去大吴哥。大吴哥是吴哥王城的俗称,远远望去,有一圈护城河,门口有搅动乳海的两大溜雕塑,远远看上去好像拔河比赛。进了城门,坐车到了巴戎寺(Bayon),这里到处都是高高低低的佛塔,刻着四面佛,其中最著名的一尊就是《高棉的微笑》了。不过早上8点多,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游客们有序地排着队,与微笑们合影,仿佛一个流水线的照相工坊。在千年前的花岗岩中转来转去,很容易就迷路,只是很难体会到当年作为宗教场合的肃杀与寂静。
王城里的战象台,让人想起圆明园的观水法,不过更大,保存得也相对完整,站在人迹罕至的战象台上,看对面青青绿草上十二组十二生肖塔,是那么精美可爱。天空、云彩和不时从大路上经过的突突车,在巨大的池塘里留下了美丽的倒影。侧面迷宫一样的浮雕廊,很像巴厘岛阿永河畔的浮雕,却没有后者掩映在丛林里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巨大震撼。
下午去了小吴哥,也就是真正的吴哥窟,这是王室的神庙,修建得精致而壮美。登上顶层的阶梯本来陡峭异常,但新修了替代的铁梯,很容易就爬上去了。
之后是塔不论寺,就是《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的拍摄地,当然电影都是搞了特效的,所以根本看不出来在哪里拍的。这里的特点一言蔽之就是树包塔塔包树,也可以算是大自然界的
三明治,非常荒蛮原始。西双版纳也尽是这类景色,也算是亚热带板状根的一个特点,只不过一树一塔难成规模,这里成片成片就可以成外景地了。
晚饭前去巴肯山看日落,日落天天有,但我们没看见。六头大象也都早预定满了,想骑大象上山的不免满心失望。不过行人走夫,大象小狗,熙熙攘攘挤在上山的一条烂泥路上,也颇成了一番景象。更有一中国妙龄少女,在山顶一堆乱石上又劈叉,又下腰,照相照的不亦乐乎,周围中外游客也跟拍跟的不亦乐乎。
山脚下有一头石牛,背上有瘤,让我想起中国传统绕口令一则“顺着牛瘤流牛油”。
晚餐脱团,四人找了个突突,就兴高采烈地进城了,突然未到那人声鼎沸之地时,先在一灯火阑珊处发现一烧烤摊,进而望见其后一木质结构大餐厅,设计颇得体,于是大呼小叫,停车入席。餐厅木质结构,四面透风,甚为舒服,还有一当地人弹奏小曲,很惬意。从来没吃过柬餐,看了菜单有点迷糊,服务员推荐了9美元的set,包含三沙拉(芒果、木瓜、香蕉花),两主菜(椰汁咖喱鸡,咖喱鱼),两个汤,一碗米饭,一份甜品组合。我们点了两份set,单点了一份椰汁田鸡腿,一份鱼汤,以及烧烤鸡翅鱿鱼大虾若干,芒果汁一杯,椰子汁三杯。菜上来之后,完全是惊喜。Set里面的沙拉是非常精致的三小份,都盛在粽叶编的小碗里,放在粽叶编的大盘里,色香味俱全。头次吃香蕉花,形色类似洋葱圈,不过直径更小,口感更细软,类似菊花瓣。田鸡做的又滑又嫩,鱼汤里面放了橄榄叶,清香味沁人心脾。烧烤也是柬式的,微微辣,香喷喷。芒果汁更是又浓又香,比椰子汁好喝多了,里面还夹着细细的冰沙。甜品是一只尺长的木板,上面放了四种甜品,每种就是一碟或一勺,浅尝辄止,不过这种搭配真好。吃的太高兴了,一共花了56美元。餐厅的名字叫Raja restaurant,离夜市很近了。旁边有个著名的酒店,hotel de la paix。
之后去夜市买了点小东西,后来发现买亏了,还是应该去老市场买。夜市里面有露天的按摩,还有小鱼啃脚,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试试。
说实在的,吴哥的建筑跟巴厘岛的那些神庙真的有点像,可能因为大都是
印度教石头神庙的缘故吧,所以一天下来我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暹粒的第二天,一早去了女王宫,美丽的红砂岩精雕细刻。可惜我不是发烧友啊,不然肯定能爬出很多很多很质感的照片。
下午崩密列,确实土崩瓦解了,基本就是一圆明园,长了青苔的圆明园,到处是乱石岗子,树根子,据说雨水多的雨季很多石头泡在水里,那该多美啊。暹粒的小孩子都会追着你说“give me 糖果”,卖明信片,卖草帽,卖笛子,卖一切可以卖的东西。崩密列这里买的是服务。小孩子鱼贯而出,牵着我们团里每个人的手,扶着你上楼梯,走黑洞洞的过道,最后给她1000块柬币,高兴得什么似的。路上还给你指,用不标准的中文告诉你,这里是“藏经阁”“树根”,还说“小心”。我们团里的人注意到一个小帅哥,一个人孤独地坐在一个石头雕的棺材上,特别有派,大家纷纷偷偷给他拍照。后来我走到他旁边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说“棺材棺材,升官发财”,发音那叫一个标准!后来我把这当奇闻讲给别人听,被人骂了说,怎么不给人拍20美元!确实傻了,小帅哥太帅咯。
晚上下了大雨,哪儿也没去成,找了个上门按摩的,服务不错。10美元一小时。
暹粒第三天,完全审美疲劳了,看了几个小景点不累叙了。中午在我的蹿腾下,全体脱团去了Khmer kitchen,11个人,66美元,价格便宜量又足。不过确实没有raja的晚餐精美。然后在老市场一通购物,买了很多宝石,漂亮!便宜!还有棕糖,就跟红糖类似,是用粽叶包成一管一管的,打开是一颗一颗的。
下午回金边,酒店窗外啥风景都没有,一问才知道,第一天我们住的那间是因为没房了升级的豪华VIP房,否则就是没风景或者贫民窟风景。。。人品爆发。
推荐餐厅:raja restaurant
推荐酒店:hotel de la paix,位置很好
推荐购物:old market,使劲砍价!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柬埔寨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jianpuzhai/)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jianpuzhai/youji/31950.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