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我去马德里小住了近一个月,特把此次旅行诸多感受记于笔下,以备各位朋友将来参考之用。
1. 吃
马德里的餐馆很多,光中餐馆就有近百家(据说),这里的中餐馆绝大部分都是浙江青田人所开,味道自然不大正宗,多是靠春卷和炒饭来招揽生意。一到周末,生意都十分火暴,去晚了,往往就没位子了,所以一般西班牙人出去吃饭之前都需要预定座位。我在这里也吃过几顿西餐,说实在的,都不太好吃。尤其是餐前发给每个人一个的硬如钢筋的面包就够咱们中国人受的。吃西餐是有顺序的,先上哪道,后上哪道,我至今也搞不大明白,只知道最后一道是甜点(postre)。吃完甜点,也就该付帐了,这里的人很少使用现金,一般都刷卡,刷完卡后通常都必须给小费,数额大约为餐费的10%,当然多点少点都无所谓,总之得给,老板高兴时会亲自和客人聊天,并且免费送咖啡给客人。
说到吃,不得不提西班牙的名菜(准确的说,应该是名饭)“海鲜饭”(paella),是把米饭,虾,肉,洋葱还有其他一些调料混在一起烹制而成的一种饭。正宗的海鲜饭很好看,印在杂志上很诱人,但是不好吃,主要是口味不合咱们中国人,原因有二,其一是,米饭夹生。这也是西班牙所有餐馆的通病,我们中国人习惯吃比较熟,比较软的米饭;而西班牙人则吃带“芯”的,也就是说“con corazón”;包括中餐馆给西班牙人做的炒饭也一样都是夹生饭。第二个原因就是太咸。我本人是北方人,自认应该算比较口重的,可吃过海鲜饭后都止不住的喝水,其咸的程度可见一斑。不过,以后我们再吃海鲜饭时,往往会对侍应生特别提出要求,米饭做“过”一点,少放点盐,这样的PAELLA就是真正的美食了。另外,这里的饭馆多会提供一种叫Sangría的酒,大概就是掺了水果的啤酒,是红色的,比较好喝,但是后劲比较大,容易醉。
当然如果你在西班牙生活一段时间,而不是短期访问的话,不可能天天下馆子,还得自己做,这样就需要买菜。一般的菜市场会有我们熟悉的白菜,生菜,西红柿,菜花,西兰花,茄子和土豆等蔬菜,也有一些虽然熟悉,可口味却完全不同。比如黄瓜。奉劝各位一句,要是没什么特别嗜好,最好别买黄瓜,非人类熟悉的味道,难以用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就好象和农村泔水桶的酸臭味差不多,但也不是不能吃,须刮皮,掏瓤,只能吃剩下的一小部分。另外这里的蔬菜只要有果皮的,都比较硬,得刮皮吃。
那西班牙人平常吃什么呢?我去过一个西班牙人家里,有幸吃到一顿地道的西班牙餐,其实很普通,大概就是把土豆,胡罗卜,西班牙豆(西班牙特有的一种东西,类似于面疙瘩)和一些其他作料放在水里煮,等烂透了,每人一大盘,没盐味,怎么吃?还要加入橄榄油(aceite de oliva)和醋(vinagre)来调味。这两种调料是所有西班牙家庭必备的,这样主食就做好了。当然还有沙拉,他们的沙拉和我们的不同,在国内我们通常吃的水果沙拉都需要加入沙拉酱,他们的蔬菜沙拉很简单,就是把生菜,洋葱,胡罗卜丝和玉米放在一起,加点橄榄油和醋就行了。 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一样,马德里也有不少中国商店,这里出售着酱油,淀粉,粉丝,豆腐等在别的地方买不到的东西,另外这里也有卖方便面的,很贵,大约合人民币4块5一包,在国内可以买2包了。但是因为中国店卖的不少是中国货,西班牙不产,所以仍受到广大华人的欢迎,时不时也会有西班牙人光顾。位于西班牙广场(Plaze de Espa?a)的菜市场和位于Tetuán的温州商店是马德里比较有名的中国店。
西班牙的饮料种类很多,除了国内也喝的可乐,雪碧以外,比较有名的就是各种新鲜果汁(zumo)了,橙汁,菠萝汁,葡萄汁等等,价格很便宜,大方盒包装的大约只合人民币4,5块钱,主要是新鲜,不含色素和其他添加剂。这两天,我在国内也购买了类似的产品,价格昂贵不说,味道也相去甚远,都是靠化学添加剂来制造水果的香味。另外西班牙的酒也很知名。红酒自不必说,价格较法国红酒便宜,而质量不相上下。西班牙的啤酒口味也不错,最有名的啤酒叫MAHOU,中国人依汉语拼音称之为“马猴”,另一个着名品牌叫“San Miguel”,咱们这里好象翻译成“生力”,每个啤酒系列都有多种产品以适应不同口味的群体。
另外,这里的酸奶和一种叫“Atún”的鱼罐头,口味都不错。
2. 住
正如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马德里的住房问题也透着紧张。在有什么大型展览或者会议的时候,马德里所有酒店都会爆满,马德里除了Hotel以外,还有一种叫hostal的住宅,一般理解为小旅店,价格比饭店要便宜很多,自然各种设施也会相应的落后。Hotel是分级的,Hostal也一样,三星级的hostal就算条件不错的旅店了。近几年,随着非法移民的大量涌入,马德里的房价已是一日三里,疯狂飙升。要想租靠近市中心,且交通方便的独门一居,没有6-8万西币一个月(约合人民币3000--4000)绝对下不来;这样的钱也只是租房钱,水电煤气还得自理。由于马德里的交通很方便,所以大部分留学生选择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三五合住,这样价格就会低很多。
3. 交通
马德里的公共交通设施非常发达,公共汽车,地铁,城郊小火车(cercanías)构成的交通网几乎可以覆盖马德里的每个角落。马德里的地铁目前已建成11条线,而且每年还在不停的扩建。线路高的(也就是建成距今时间比较近),其现代化程度也高,不仅有中央空调,而且还有液晶显示屏介绍到站,换车等信息。马德里的地铁虽然线路多,但因为相应的提示信息也比较多,且每个售票窗口都有免费发放的地铁图,即使你不懂西班牙语,也不会迷路,只要认准大方向以及所要乘坐地铁线路的颜色就可以找到正确的路线。地铁票分两种,一次票和十次票。前者售价145比塞塔(约合人民币7块钱),后者售价760比塞塔(约合人民币38元)显然后者更为经济一些,因为马德里的地铁票(metrobus)同样可以乘坐公共汽车,所以即使是短期旅游的游客也会选择购买十次票。
在马德里乘坐公共汽车也很方便,有一些线路是绕着楼群走的,极大的方便了居民乘车,特别是老人和学生,因为他们才是公共汽车最大的乘坐群。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速度一般,可能直行半个小时的路程如此绕行后就需要一个小时了。这里的公共汽车全部是空调车,非常干净舒适。乘客按顺序上车,划票(用专用的划票机)。这里的人很少上车现买票,通常使用月票或者使用事先买好的地铁公汽十次票。车上有很多扶手栏杆,每个栏杆中间都有一个STOP按钮,当你下一站需要下车时,只需提前按一下按钮,车前面的“要求停车”(parada solicitada)灯就会变亮,这样,司机就会有目的的停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辆车上还有为残疾人、老人和孕妇专门设置的加宽座椅,连座椅边上的STOP按钮也设计的比较低,使座上的乘客不必因为要下车而提前站起来,真是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啊,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接着我们来谈谈城市轻轨(cercanías),我们亲切的称之为“小火车”。马德里的轻轨目前已经建成了10条线路。轻轨的两站之间的距离较地铁长,速度也比较快,而且延伸到了地铁所不能到达的近郊,所以也是马德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马德里最着名的两所大学:马德里大学和马德里自治大学(简称为“马大”和“马自大”)都处于近郊,如果你住在马德里南部,坐公汽或者地铁去上学就很麻烦,需要转很多次车才能到达,耗时耗力。而坐轻轨一般即使距离很远,在一个小时之内也能到达。小火车也很舒适,中央空调控制室温,显示屏随时告之你到站,时间,换车,以及温度等等,车厢里还带有厕所,真可谓面面俱到。
在西班牙,打车是比较贵的,575比塞塔(将近30元人民币)起价,我还不太熟悉具体记价规则,你只会看见记价器不停的蹦字,真是心惊肉跳。在市区坐上10公里的距离一般怎么也得花上1400—1500左右的比塞塔(大概也就是70多块人民币)。
马德里的阿多查火车站(atocha)有一种去南方城市塞维亚(Sevilla)的火车—AVE(Alta Velocidad Espa?ola)速度非常快(时速达到250公里),大约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火车虽然快,可很稳,而且很安静,乘坐起来非常舒适,还提供一顿饭。其票价也不菲,和同程的飞机票价一样。这种高速火车目前只在马德里和塞维亚之间开通,据说由马德里到巴塞罗那的线路也正在铺设过程中,预计年底前可交工。
编号: 206 满意度: 96% 出团日期: 天天发团
景点涵盖全:一次性玩转3大世界级景点和众多特色景点 升级餐标:羌家喜宴、宫廷藏宴、藏式土火锅、萝卜老鸭汤 超值赠送:走进臧家《藏迷》歌舞晚会
¥2680 |
查看详情 |
马德里美丽雕像和独特建筑,建筑,德,德里,独特,美丽,
阿尔汉布拉宫内庭园喷泉4。格林纳达,阿尔罕布拉宫我在巴塞罗那停留了3天,到第二天上,给马德里机场打电话的时候,他们说伦敦那边终于找
西班牙人的热情浪漫 中国人称自己的爱人为“我的另一半”,我蛮喜欢,它意味着两个人在一起生命才完整,不论人生是苦是甜,两个人都要共同面对一起分享。 “半个橙
西班牙 让我如何走进你的厕所 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那旖丽的风光固然使我过目难忘,但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它的厕所图案。 一日中午,我去一家餐馆用餐,
彼岩桃源-初到西班牙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赤手空拳创天下”,如果把它换做“又聋又哑创西班牙”拿来形容我初到西班牙时的情形,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当我走下飞机,踏上西班牙的
西班牙时间走的慢 西班牙人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9点直到下午8点,这中间共有漫长的11个小时。尽管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但对于那些无法在中午时间赶回家午睡的人们来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