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舟国旅
神舟国旅 > 江西旅游 > 江西旅游游记 > 山水之间:庐山品位,品味庐山

山水之间:庐山品位,品味庐山

发表于 2007-06-25 00:16

山水之间:庐山品位,品味庐山

前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有人说过,“在中国,不声嘶力竭地爱死苏东坡,就不会被承认是真正的文人。”如果光是爱死苏东坡的话,就能当上真正的文人,那岂不是太容易点了吧。何况也没有看见那位,让他揪心挂肚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佳人,也曾经是文人呀。(倒是有听说过一位苏小妹,据传后来成了黄庭坚的夫人,入洞房时黄庭坚被对对子难住了,还是苏东坡帮的忙。)

要命的是,苏子瞻刚好是我最崇拜的偶像之一。当然,我不会喜欢到连“东坡肉”之类的,也恨不得啃上几口的“附庸风雅”。也无法爱上他的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雅趣味。但是我能一口气,背出(喜欢)他的许多诗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最臆爱的当属《题西林壁》啦,苏老夫子的《题西林壁》,把原本是一座仙气盎然的匡庐洞府,硬是从“远近高低”处,品出了禅意,从而开启了“只缘身在此山中”者的“思路”。由此,仙风道骨者,在这里品出了气象万千的氤氲仙气;青灯黄卷者,在这里悟出了慈悲为怀的博爱佛气;学富五车者,在这里嗅到的是飘逸灵动的自然精气;帝王将相者,在这里闻到的依然是萧瑟沉闷的杀气;芸芸众生者嘛,只有趋之若骛、亦步亦趋的跟风习气。

五次路过南昌,多次经过庐山脚下,没有一次有强烈的上山欲望,或许是跟当年的“敬业”有关,或许是“近乡情怯”,也或许是认为这庐山离咱就“近在咫尺”,留待下次吧。这一等,把庐山从原来的一处避暑胜地,等到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这一待,把《庐山恋》的浪漫期盼,落在了“天苍苍、野茫茫”大草原的《牧马人》后面好几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时节,仍然见不到有了却夙愿的“曙光”。于是乎,就学来古人 “神游作文” 的招式,也从道听途说中,凭空来闻一闻庐山的“色、香、味”(庸人心目中的庐山)。

庐山秀美奇峰的“色”,诗文飘逸的“香”自不待说,倒是这“味”经我一咂吧,还真吃出了酸、甜、苦、辣来。

遵循“先苦后甜”、“忆苦思甜”的老套,还是先从苦说起吧。庐山,自从1937年被民国政府,定为“夏都”以来,就是中国近代的政治舞台中心,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

那庐山又何苦之有?其实,山除了被伤筋动骨之痛外,一般都是“逆来顺受”的,说得再积极点,那就叫做“顺其自然”。而人呢?除了躯壳之痛余,最让人苦楚的是内心的悲哀,尤取这种悲哀还要遭受心灵的折磨,何况被烙上“反党集团”的罪名。

在庐山,在1959年7月,在(如今让人费力寻找的)176号别墅里,一位名叫彭德怀的老人,熬夜写出的反映民间疾苦的“万言书”,让这座原本清静凉爽的庐山,忽然乌云密布、风雨雷动,由此演变成,从庐山席卷全国的“大风暴”,史称“庐山会议”。

1959年夏天的庐山,正在召开的是中共中央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原定议题是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调整计划指标。毛泽东在会上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大家进行讨论。在分组讨论过程中,与会同志摆情况、谈意见、各抒已见,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大家称之为“神仙会”。

就在会议准备结束的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不便在小组会上谈的想法,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7月16日,毛泽东批示将这封信印发给全体同志讨论。在小组会上,黄克诚诚、周小舟、张闻天等人发言认为信的总体精神是好的,表示赞同彭德怀的意见。7月23日,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认定

彭德怀的这封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是右倾机会主义的纲领。从此,会议转为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问题进行揭发批判。

在定调的八月五日,陶铸以老战友的身份给黄克诚写了一封信,说道:“你我都是读了一些所谓圣贤之书的人,一个人立身于世不讲究一些操守是很可悲的,尤其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对于党的忠诚等于旧社会一个女人嫁给了人一样,一定要从一而终,决不可移情别恋,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贞洁’。”

在如此压抑的政治氛围下,耿直的彭德怀被逼无奈,气愤的说:“现在如果把毛泽东赶走,我上台,你们会举手吗?说我是野心家,把毛泽东赶下台,你们愿意听,我还不能这么讲呢。”“把我拉出去枪毙好了,你们哪一个是俱乐部的成员,自己报名来。”……

从此彭德怀失去了人身自由,过着长达十几年的屈辱生活,直至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这位曾经被毛泽东诗赞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老人,带头着哀怨与苦楚离开了人世,终年七十六岁,骨灰盒上写的名字是“王川”。

现在回头想想,在当时微妙的国际、国内政治风云中,加上“大跃进”造成的全国灾难性的饥荒,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岌岌可危”。彭德怀的这封信,写的不是时候,直率的他在无意中,成了某种“势力”的“枪炮手”打响了第一枪。到死他都不服气,原本一封再平常不过的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怎么会烧出这把火来,不但烧毁自己的“赫赫战功”,而且也焚毁了和毛泽东数十年并肩战斗的“阶级感情”。这把火同时也烧疼了毛泽东的“底线”。

把庐山硬和辣扯在一起,肯定有人会说,这清凉之地,哪来的辣呢?我这里说的是众所周知的,发生在山上的“政治事件”。当时的政治气氛之浓烈,政治手段之“极致”,哪里没有这个“辣”字了得。

连一代伟人毛泽东都不得不借以《为李进题仙人洞》题,吟出了这首(能表达他那刻心情)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一次的“乱云风暴”依然发生在庐山,“主角”是毛泽东曾经的政治秘书,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幕后黑手”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林彪,“导火线”是设立国家主席的问题,自从刘少奇被“消灭”后,这位子一直是空缺的。林彪虽然在《党章》里被确立为毛泽东的“合法继承人”,但是所有的职务都是副职(况且还有那些被打倒的,战功赫赫的老将们,个个“敢怒不敢言”,“虎视眈眈”),这个位置当然成为他觊觎的目标,也是树立威信的“捷径”。

那是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全会的议程是两个内容,讨论修改宪法和国民经济计划。为了修改宪法,中央成立了一个宪法起草委员会,毛主席是主任,林彪是副主任,成员是康生、陈伯达、吴法宪、张春桥等。宪法中有一条重要的修改就是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

这个建议,最早是毛主席向中央政治局提出来的。而8月24日下午的华北组讨论会,陈伯达迫(在林彪集团的示意下)率先发言,讲了一通“天才论”和设立国家主席的重要性,他提出有人反对毛主席,“利用毛主席的谦虚,妄图贬低毛泽东思想”。有人一听说毛主席不做国家主席了,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了。这个讲话很有煽动性,不但林彪的“爪牙”们,趁机四起活动,而且连汪东兴(毛泽东身边的人)也跟着讲了话,主要的意思是设国家主席,由毛主席担任国家主席,他也讲了有人反对毛主席的问题。这就是后来著名的“6号简报”。之后,林彪在正式的报告中,也全力鼓吹毛泽东的“天才论”和设立国家主席的重要性。

有着敏锐眼光的毛泽东,嗅出不一样的政治风潮,为了刹住这股“飓风”,陈伯达自然成了“牺牲品”。而林彪也从此感觉到“危机”,据说在毛泽东南巡“行刺”未果后,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逃跑”,折戟蒙古。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东窗事发”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的政治运动又波及全国。据说,毛泽东自此闭门不出(一下子衰老了不少,他可是从来就看重林彪这“娃娃”的),再也没有上庐山来啦。

有人说这是一场阴谋,有人说这是一桩“悬案”,不管怎样,庐山还是庐山,剧烈火爆的风云过后的庐山,依然一片清凉、恬静。

庐山的品味,或称情调,既有来自文人骚客的千古咏唱,也有仙道中人的潇洒笛音,更是有关佛庙的木鱼钟鼓。而一群来自“番邦异域”的蓝眼睛洋人,尤取让庐山具备了西方式的浪漫情怀。其“始作俑者”,是一位名叫李德立的英国人。庐山著名的别墅:“美庐”、“芦林一号”、“176”号、“124”号、“359”号、“442”号,都是那时的建筑“杰作”。

走在东谷这些随意、自然散落于秀美山间、溪畔的楼房,一股清凉、恬静、怡爽的感觉,不经意地沁入了心田,大有“人生得一此房(老死山林)足矣”。大有反倒得感谢这位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的“老外”,尽管他(1895年)挟裹着大英帝国的“船坚利炮”(对清政府施压,而签订了长达999年的《牯牛岭案十二条》),租借了这牯牛岭东面的长冲谷(现称东谷别墅风景区)。

纵观中国近百年的耻辱史,大凡被殖民、租借的地方,如台湾香港澳门青岛上海厦门大连天津……,现在都能“名列前茅”、经济腾飞。所以有人说,中国的问题,不是自己没有能力,中国人也不笨,而为什么总是落后挨打呢?症结在于:体制上。其实呀,归根结底,还是“传统文化”中“根深谛固”的“皇权意识”惹得祸。

尤取令人可悲的是,现在居然出现了一种“论调”:中国当年如果真沦为殖民地该有多好!?不知要少走多少弯路。

想一想,既心酸,又无奈。特别是坐在酒吧,摇晃着手中透明的高脚杯,看着晃动的丽人,啜着血红的葡萄酒,窗外是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再想想,曾经的煤油灯时代,一时竟百感交集……

后来,还是上了一趟山,就像到了新疆,明明知道天池已经不是过去的天池,一样也要去看一看的。带着白居易的诗,怀着李白的歌,借着苏东坡的眼睛,坐着上山的公交车来到了牯岭,牯岭是庐山的中心地处庐山北岭,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是一座桃源般的云中山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刻意“浓妆重彩”的打扮,依然无法掩盖去“美人迟暮”的无奈。曾经“闭月羞花”的脸庞,散发出的却是浮噪、唯利的笑容。连那绝艳迷人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乌黑亮丽的秀发,也改变了往日的模样,稀松而又枯黄。惟有那冰青玉洁般散落山谷的“沉鱼落雁”的心境,还遗留些许曾经的感动。

我亦步亦趋地来到锦绣谷,在天桥的一处断崖边,一位扎着两个蝴蝶结的女孩,在栏杆边,手拈着一条红丝线,随风飘荡。不远处,她的爸爸、妈妈,正在拍照。我心里一紧,连忙走上前去,不动声色地问:“你在做什么呀?”

她侧过脸来,稚气十足地说:“唏!小声点,我在钓蜜蜂呢。”

我来了兴致了,碰到了位小“姜太公”,赶紧放低声音地问“一根红线,能钓到吗?”

“告诉你吧,我是在钓蜜蜂的快乐。”

“钓蜜蜂的快乐?!”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好玩,真好玩,让我来钓一下,好吗?”

她侧过身来,一边郑重地把线递给我,一边好奇地问:“你不快乐吗?你也要钓蜜蜂的快乐吗?”

“……哦……啊,是的!我也要钓一钓钓蜜蜂的快乐!”我差点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女孩的妈妈才急匆匆地跑过来,一边抱起她说,“宝贝,这多危险呀,你咋跑这里来,要是大灰狼来了,怎么办?”

“我们在钓蜜蜂…….”

一边转过身去,对着随后赶来的男人嘟嚷道:“你瞧这栏杆边,多玄呀!你说这孩子不懂事,瞧那人也跟着瞎掺和,不知安着什么心呢?”

随风飘进的窃窃私语,又从另一边飞出,一直飘进了谷底,远去的小女孩回头向我做了个鬼脸,那一刻,我真的很开心!

从此,如果遇上不痛快的事,或者什么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去钓一钓蜜蜂们的快乐,那快乐真的比蜜还甜。

附录相关庐山的诗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唐)元稹《庐山独夜》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唐)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处踪。东林精舍近,日暮远闻钟。

-(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2007年6月初稿2007年6月24日整理、修改


本篇文章来源于神舟国旅江西旅游频道(http://www.shenzhouguolv.com/jiangxi/)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guolv.com/jiangxi/youji/22842.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关键字: 江西 游记

上一篇:苍劲天穹五指峰   下一篇:暂无
邮轮旅游

江西线路推荐

江西游记


常见问题
独立成团的定义
合同单房差是指
纯玩.购物的意思
双飞.双卧是什么
付款与发票
可以刷卡吗
对公转账可以吗
发票如何开
支票公户转账
签署旅游合同
签约流程
可以不签合同吗
传真签合同
旅游合同范本
旅游其他事项
旅游保险事项
签证问题解答
退团.退款解答
参团其他事项

010-64410618(长途免费)

来电将统一显示为 010-6441061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22:00 周六、日10:00-18:0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打款账号  |   诚聘英才  |   发展历程    |   免责声明  |   预定须知  |   申请链接

Copyright©2011-2021 京ICP备19008844号-1 shenzhouguolv.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旅游产品提供商为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工商注册号:110000001137204 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号:L-BJ-CJ00080

  • 神舟国旅 500强企业
  • 北京工商网上亮照
  • 中国互联网协会
  • 支付宝特约商家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网络110报警服务

关注我们的微信

微信账号Vjiangliheng

扫一扫,添加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