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星期六)早上九点,我们登上了去安顺的车(票价15/人)。在车上打了一个盹,车就已经行到了天堡。
下了车,步行三公里进入了天龙镇,看不出这是个有什么异于其它县城小镇的地方。转过一条小巷进入屯堡(门票15/人),先映入眼的是一个题有"驿茶"两字的亭子,里面有两个笑容可掬的、裹着白头帕、服饰奇特的妇女正在用一个大大的砂壶煮着茶水。我们刚在外面驻足,老人忙殷勤的给我们送来茶水。把碗拿到鼻边,一种久违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再呷上一口,一股纯朴的茶香在口齿之间辗转着。
老乡热情的招呼让我们决定借住在驿茶旁边的"郑茹成"家里,放下行旅,带上相机,大伙开始拜访天龙屯堡。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在征服梁王和土司后,为"永固江山"采取"屯田戍边"的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在滇黔古驿道两侧产粮区和关隘广设"屯堡",屯堡人即明代屯军的后代。随着朝代更替、岁月流转,或许一部份屯堡人的文化特性也随之失去了。但在以安顺市为中心,方圆近百里的范围内,仍有一群如今还保存着大明朝屯军文化的影子和明时江南一带汉族移民风俗习惯的人群。六百年来坚持固守明代江南汉族文化,以汉族文化道统的姿态屹立在这片土地上。
站在屯堡的空气中,还能依稀感受到悠悠历史的醇厚。"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走入屯堡,看到的、摸到的都是石头,就连垃圾箱也是石板子。古老的石板房、类似四合院的房屋结构,沿着横穿天龙屯堡的小河缓缓前行,拾到的是已经被遗忘久远的古老的江南风韵和小桥流水人家,让我有一种梦回的感觉。
过弯曲的小巷(当地人称坎)穿来绕去,路上偶遇身穿兰色的长衣大袖,一副明朝江南女子风韵的妇女经过。引来我们艳慕的张望,再回头注目她们在身后摇
3月贵州行-干旱湮没不了的美景5,不,不了,干旱,湮没,美景,行,贵州,
2009.10.27黔西南深度游--天龙屯堡(3),深度,西南,
行走张安之紫云格凸河篇(二),云,河,行,行走,
一个地图上没法找的小村在观音岩旁边有一条青石板小路通往山沟沟里的一个小村。这个村子确实很小很小,小的好像没有一个正规的名称
贵州3D策马扬鞭过草原摇身特变3+X动静佳宜组合线路一、前言:本来这次我获奖的3天线路是属于激情探险类,到贵州附近的玛格诺尔草原骑
是绥却不读绥的地方――途经绥阳离开遵义,我们又来到了油菜花香的乡下。绥阳县境内,在当地绥不读sui而读xu,所以,向路人打听路,问绥(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