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它就象一钵水,戈壁上强劲的风一直包裹着它,它是被风吹皱了的城池。
人们巳经不大来看它了,因为多数人并不记得有这么座城,我手头历史简稿的地图上也没有标记。但是懂些军事的人若来看过,会吃上一惊:它正在河西走廊的最狭处,是易受挤压的地方。也正在马鬃山和合黎山对接处,对接处有弱水流进河西。水的通道也是军事的隘口,它的战略地位不言自明;历史学家会补充说,不错,历史上胡骑曾多次从这隘口楔进来,汉唐的士兵也多次从这隘口杀出去。很多情况下,战争是为了争夺河西这块沃土,以及向西向东的通道;考古学家已在土城上打了很多探孔,他们证实说:是汉代的,西汉时期元鼎年始建的;比较学家和环境学家模糊地记忆起来:这一带,由于黑水和弱水这两大水系的滋养,从前确实富甲一方,是河西最富庶的地方。从西汉至唐代,当局调集移民、屯兵,用了许多年的时间修筑灌渠、引进先进的器具和种植方法,所以这里有过万顷良田,种植过许多的糜子、谷子、燕麦和荞麦呢。文物保护专家也来过,他们虽然不能为它多做些什么,但感慨岁月的无情,为它立了块碑,上书:
骆驼城
元鼎年,公元前116年。此前5年,大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统领河西,初设两郡:武威和酒泉;此后5年,又拆分为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汉时期设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标志,表明内地的中央政权第一次开始经营河西,从而打通了内地通往西域的关键通道。西域,那是阳关以西,远至地中海沿岸和多瑙河畔之间的一片极为广阔的疆域!而在此之前,河西为匈奴所据,匈奴之前是大月氏领土,它始终是处在一种蛮荒状态中。这条通道,今人叫它“河西走廊”。因为它主要在甘肃省境内,又称甘肃走廊。
骆驼城是游览河西走廊必看的一处景点,因为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大约也是存留下来的最大的汉城,总面积有近30万平方米。确切地说,它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即公元前116年,距今将近2200年了。那个时代的名城名关,如“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敦煌古往出神将”的敦煌城,也不是今址。2200年是个惊人的时间长度,若它是树,会有2200圈年轮,驱干的直径会有20米。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曾有的很多东西没有了,如大禹治水印迹于上的黑水、弱水,和曾是河西第二大河的疏勒河,都已几近干涸;楼兰、交河那些古国,也已湮没在荒沙之中了。
对我们来说,历史的介质更多的是纸张和文字,那搁在书架上的。当我们从骆驼城的积土中,抠出一块陶的残片时,我们会想象得到那曾是汉妇贮米的瓦罐么?
如果我们想象,还会在迷离中听到更鼓的游长、士兵匆匆的脚步;丝路上托钵的僧人、长长的骆驼商队和市贾铺肄的嘈杂――那时光,张掖是西域和中国腹地贸易的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呢!岁月的遐思支离破碎,经常交织着战乱。胡骑进犯、政权更迭、中央管辖的后撤、风沙和洪水反复冲刷着河西。骆驼城见证过许多的历史事件。
骆驼城的北面不远,就是汉长城。长城的北面是几座不连贯的山,山那边,是巴丹吉林沙漠和整个蒙古高原,在很长的不连续的历史上,是匈奴、契丹、鲜卑、蒙古等等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他们活动的地域非常辽阔。匈奴也曾是河西地区的主人。当公元前121年,匈奴被远逐至大漠深处时,他们悲
陇原沧桑 (新疆行随感录系列之二),之二,新疆,沧桑,系列,系列之,系列之二,行,
国庆前陇上行-武威,上,上行,国庆,行,
那年夏天-河西走廊2004(2),夏天,河,河西走廊,西走,走廊,
风吹皱了的城池,城池,皱了,
出塞日记.河套行.从武威到中卫,中,中卫,出塞,日,日记,河,河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