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汨罗火车站,爬上一辆估计是六十年代制造的农用摩托车,收起早已显得无效的雨伞(ps:看来天堂伞的确只是为了西湖边的绵绵细雨设计的),在寒风中踽踽独行。即便摩托车上加了一层避雨帆布,但风助雨势,显得是那样的无奈......
(就这破车子还要我18元钱,我#¥%%&*)
脑袋中突然蹦出这样一句话:“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苦笑一声,看来我与苏东坡同学实在是心有戚戚焉。于是开始默念“苏子无敌避雨咒”:“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本人独门秘籍,注册商标,传男不传女)......
看来东坡同学在天庭中和雷公的关系混的不错,十分钟后,变成了“春雨细如棉”。心中窃喜,于是学着曹丞相的样子大笑三声:哇 咔 咔 !(可惜旁边少了一个捧哏的)
终于,一条蓝带出现在视线的尽头,心中蓦然一紧,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中国诗歌,从《离骚》开始就始终澎湃着这样一种为国为民的思潮,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千多年后,范希文“忧乐”两字关情,这是儒者的襟怀、器识与宏愿。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独行在汨罗江畔,任细雨吹撒在脸颊上,放声长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比不得鲁迅先生能全文记诵,惭愧惭愧,不过好在周围没有人,所以背错了也不怕,嘿嘿)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上以自杀作为终结生命的方式的名人还是很多的。每个人自杀的原因不尽相同,可是,他们都是极有才华的人。正是这样的人,才会对世界的黑暗及丑恶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而这种敏感又使自己游离世俗之外,更容易看清一切,从而绝望,无路可退的绝望。于是,他们只有自杀,这其实也是一种抗争,甚至于更有力度,更为决绝。
此谓之曰:殉道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死后一百年,有个叫贾谊的书生,在我脚下的汨罗江畔,向江中投下了一篇祭文:“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
屈原死后四百年,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广陵散从此绝矣”......
屈原死后一千年,有个叫文天祥的人,在臭气熏天的牢房中,正了正衣冠, 提笔写下“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屈原死后一千四百年,有个叫张煌言的文弱书生,在西子湖畔,面对鞑虏的屠刀,望了望断桥的残雪,蓦然长吟:“好山色”......
屈原死后两千年,有个叫陈天华的留学生,在东京大森海湾,面朝西方,遥望故土,蹈海自尽,以一死激励国人。“去绝非行,共讲爱国”......
屈原死后两千一百年......
那种仰天长叹的感觉,只适合一个人在汨罗江头体会。当面对的江水阻隔了去路,周围是满江暮色楚天辽阔,尤其你还不知道有没有车可以回到火车站?
双手掬起江水,打湿了我的裤脚,不!这不是江水,这是流淌千年的蓝墨水,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渔夫莞尔而笑,鼓
读图志(五)饕餮盛宴脖翼论注:此处只做关于鸭脖鸭翅的总结。为求方便,统称鸭脖吧。第一名当当,想不到吧,晚来鸭脖榜的第一名,竟然是在厦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
生活在武汉,一定是件幸福的事,因为有长江东湖的滋润,有绿树鲜花的环绕,更何况,滨江大道是外滩的N倍,而东湖又是西湖的N倍,风景是不能
趁着端午节的假期,去武汉转了一圈。坐5日下午14:28分的火车,硬座,近16个小时,6日早晨6:06分抵达武汉的武昌火车站。根据出行前做的
首先多谢携程网上各位驴子的湖北行攻略,使我在一天的时间内就订了湖北行的行程。10.1期间原本的攻略是做四川九寨沟的,结果临行前的
武汉.市井情趣中午十二点从新世纪码头下了游轮,在码头打车直奔宜昌九码头,由于没有公交车,只好以50元成交。沿着长江几乎横贯了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