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居和靖国神社的迷惘
日本是一个奇怪的国家,历经变迁,可王朝从未更迭。自神化时代开始,来自所谓高天原的天照大神之裔创立了日之本国,经过千百年皇室传承,直到今天。
东京的皇居虽不壮丽,却优雅秀美。细石子铺路,巨大的圆形石墩阻隔,二重桥外的乡音不绝于耳。从
东京站到桔梗门的马路两边也是银杏金黄的世界,与马路对面绿色的树和灰色的城墙搭配得十分和谐。走进大手门,排队取得免费门票之后进入皇居东御苑。沿二之丸的台阶走上城墙,背后的树海在风
中沙沙作响。那是秋日的午后,走上去看到广阔的草地平台中零星种着几棵大树,外侧甬道边的一棵最引人注目――散开的树冠枝杈分明,粉色的花瓣在秋风之中瑟瑟摇曳,明明是一棵樱花树,却不合时宜地放肆绽放,一瞬间还以为是穿越了时空,或者类似于
国内对草坪使用油漆这样的面子工程,我是说绿化办法再现春天的假象的方式,走近才看到树上的挂牌――十月樱。
在平台之上有一处展望台,看到的是二之丸外那片树海和对面以帝国剧院为首的现代化建筑群。
与东御苑相连的是北之丸,再向北是著名的
日本武道馆,每到新年如同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一样的红白歌会就在这里举办,哪个艺人能在这里开一场演唱会必将成为话题事件红遍全国。真不知道这个长得像帐篷,顶着一个金色的好像山里鲜货一样的造型的建筑究竟雄伟在哪里。
武道馆外那条被称作千鸟渊的河水,应该是护城河的一支。每到春暖之时樱花穿透河面,仿佛一张花棚,将行走渊中的游船与天分隔。当被日本人称为樱吹雪的樱花凋零的时刻,漫天樱花撒向河面,吹向路边,飘向赏樱人的身上,飘落马路对面靖国神社的甬道上。
靖国神社是日本五大神社之一,也是最具有政治色彩和国际关注点的宗教场所。其间的游就馆内至今仍然播放着宣扬军国主义和美化侵略战争的广播和视频,各种照片、实物从历史的背面讲述着右翼眼中那场战争的面目。
写到这里肯定会招到众多爱国人士的唾骂,但我还是想说一说自己对这个地方的看法。入口的大鸟居不是木质材料的,而是石材和金属的混合物。宽敞的甬道中间矗立着一尊雕像,没有刻意去了解他究竟是谁,原来有人告诉过我,忘记了。正门庄严肃穆,两扇巨大的木门上是皇家的金菊花家纹。
里面的样式和众多大型神社
大同小异,樱花树林立、黑色木柱镶金色花纹,白色的遮帘上也有黑色的皇家家纹,孔雀蓝的屋顶弯曲成日式古典建筑特有的造型。平日白天的参拜者很少,但到了樱花盛开的4月,这里的樱花祭跟上野一样热闹,无数游人摩肩接踵地来这里参观,两旁的路店贩卖各种商品。
曾经和一些日本人聊起过靖国神社的政治色彩,与
国内听到的“很多日本人都自觉地不去参拜靖国神社”这样的言论不太一样的是,他们对是否参拜根本没有立场可言,也就是说无所谓,不坚持,不抵触,不刻意,甚至不知道在哪。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个日本年轻人说一定会去参拜时我对他说,那里供奉着土肥原、东条这样的战犯,但他的回答是:“我的祖父就在那里被供奉着,我对战犯不战犯的没有概念,只知道要祭奠他。”实际上,在日本几乎每四、五户人家就有一个家人或祖先被供奉在这里。
在他们看来,政治是遥远的异次元的事,生活才是眼前的摸得到抓的着的第一要务。他们关注的是税金是否用于国家建设,政府是否贪污腐败,对于外交、国策、世界形势一概不闻不问,事不关己。
所以他们冷漠,自私,无知,自卑。但就是这个冷漠自私的民族,却带给全世界最优质的服务,最职业的微笑,最刻板的规矩,最良好的治安。每一个到过日本的人都会感慨一番那个弹丸岛国这么值得学习,那么值得参考,但真这样做时又嫌麻烦,嫌机械,嫌吃亏。我们不得不愤恨一个把屠杀我们祖辈之人供若神灵的民族,但也不得不尊重这个传承了中国的文明恪守仁义礼智信的民族。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日本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riben/)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riben/youji/8626.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