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3日上午七点半,我来到了
南昌滕王阁。约莫七点四十,景区工作人员姗姗而来,我们终于进了园子。通过阁前广场,我们走近了滕王阁。没有从台阶直接进阁,而是被旁边一小门所吸引,上书“华夏圣旨博物馆”。走进去发现,这圣旨博物馆应该就是阁的第一层。博物馆主要展出的是明清两朝的圣旨、科考文献、官宦文化等等。几十道明清的圣旨用装裱于墙上,还有清朝各帝王的画像和慈禧的照片,看得很清楚,这也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圣旨。馆里还有清朝的顶带花翎、服饰展览。馆内展览橱窗,陈列了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制作精美的滕王阁模型,这与黄鹤楼倒是如出一辙,不知道另外两座我尚未去过的楼阁是否也有此陈列。
看过庄严神秘的圣旨和帝王画像以及历代滕王阁模型,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由书画和照片组成的展厅。细看,这些书画的作者都是一人――朱益藩。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朱益藩还真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老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中医学家、书画鉴定家。原来这么多头衔!惭愧得很,到这里之前,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个人。“一帘花雨诗中画,半榻琴书醉里倦”。老公对这一句似乎特别喜欢,还特意抄写了下来。
我们终于从滕王阁正门进入,这里还要检一次票,然后一人花一元钱乘坐电梯,直接上到顶层,也就是第六层。首先看到的是大厅题匾“九重天”,原来阁都有台座,这与塔不同,而加上台座之下的底层,这一层就是第九层。这一层有大型唐三彩壁画――《大唐舞乐》,一面为“龙墙”,以男性歌舞乐伎为主;正对面为“凤墙”,以女性歌舞乐伎为主舞》为主。还有一个小戏台,戏台上有古乐器复制件,包括“曾侯乙”编钟、编磬仿制件。因为我们在
湖北省博物馆已经看了相关演出,所以在这里我们只看了一个舞蹈,听了一首“枉凝眉”就离开去了第五层。第五层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两幅陶瓷壁画,一为吹箫引凤图,就是著名的弄玉与萧郎的故事,早期的师生恋的美丽传说;另一幅名为西山待渡图。还有古色古香的根雕家具,也不知道是仿制的,还是真有些岁月了,看着相当古旧。黄铜板制作的王勃的《滕王阁序》碑及王勃塑像,也很吸引眼球,据说是根据东坡之手书制作而成。还有一幅叫做磨漆画的《百蝶百花图》,据说是取滕王阁始建者滕王李元婴爱蝶、绘蝶之意。第五层也是登高望远,观景揽胜的好去处。江水茫茫,船舶往来,更远处的高楼、大桥……登高远望,最大的感觉就是视野广阔,心情舒畅。第四层体现“地灵”的主题,一幅巨大的“地灵图”,集中反映了
江西壮丽山川。“滕王阁竹刻楹联堂”也颇为雅致,可慢慢细赏。 第三层有壁画《临川梦》和铜浮雕《唐伎乐图》。第二层很值得一看,它体现的是“人杰”的主题。墙壁上有大型壁画《人杰图》,画面生动地描绘了从先秦到明代的
江西历代名人。有陶渊明、王安石、欧阳修、晏殊、曾巩、文天祥、陆九渊、朱熹、张道陵、慧远、黄庭坚、杨万里、汤显祖等等,我和老公看了许久,发现还是有很多名字是之前我们所不知道的。看到这么多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画面出现,而且如此栩栩如生,还真有些时空错乱之感。最后来到第一层,首先看到的就是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可惜营造的光线太朦胧,看得不是十分真切。最后走出检票口回望主阁,毛主席手书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格外显眼!
离开主阁,决定去四处转转,这个园子还是比较大的,除了主阁,还有与主阁配合得极为巧妙的回廊亭台小榭。不远处就是碧水垂柳,还有王勃英姿勃发的塑像。再往前行,是滕王阁序印谱,足见历史之悠久文化之深厚。
黄鹤楼与滕王阁是各有千秋,一个是楼,自然独立于天地间,鹤立鸡群;一个是阁,自然更显
四平八稳,瑰伟壮观。我这才发现,也许我更喜欢“阁”这种建筑形式。
走出滕王阁,已是十点半,王勃等初唐四杰还在我脑海里回旋,不免又生出些感慨……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南昌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nanchang/)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nanchang/youji/15887.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