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从窗外传来哗哗的水声。南瓜误以为外面下暴雨了,我提醒他这是乌溪江的水流声,我们整夜都在这样的流水声中入睡,而他大概因为过度疲劳,已经忘了。果然,一推开窗户,流水声更大了。对面的群山起了云雾,比昨日看见的情景越发美丽。
这是我们遂昌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必须行动迅速,抓紧时间。王村口的桥头站满了等车的人。春节假期接近尾声,人们开始踏上返程。我们看看情形不妙,赶紧包下一辆挣外快的面包车,让司机把我们送到30分钟车程外的独山村。
独山村是个比王村口更小的自然古村落。它有保护完好的明清古街、叶氏宗祠、独山古牌坊和古城门。我们到了独山村,村里人似乎还在安睡,静悄悄地,四下无人。一进村口,我们立刻感觉到,这又是一处绝妙的,处于原始状态下的古村,未经任何人工开发。它的水口、房屋、道路、墙面都散发着古意和文化,而且没有露出破败的样子。一位热心的妇女见我们趴着宗祠的门缝往里看,就赶紧叫来了掌管钥匙的一位长者。这位长者有着文化人的模样,对独山村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从老者那里得知,独山村几乎家家都姓叶,他本人就叫叶文长,是叶氏家族的后人。这个家族祖上曾经显赫一时,南宋孝宗时期,叶氏祖上叶梦得出任尚书左丞相。至今仍让叶氏后人骄傲不已。老者打开宗祠,领我们进去。我们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进入了一个明清时期的宝库。宗祠内雕梁画栋,木雕、石刻精美绝伦,古趣盎然。叶文长老人耐心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一件件宝贝的由来、掌故和奥妙,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想想在古代交通那么不便的情况下,一个深藏在大山里的村落,竟能造出如此辉煌的建筑,谁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不已。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转遍了整个独山村。用鹅卵石垒起做墙脚的民居是当地的一大建筑特色,鹅卵石之间似乎没有用任何黏合的材料,但它们仍然那么坚固,稳稳当当地矗立了300多年。叶文长老人的家有个很大的院落,院子里摆放着一些花草,屋檐下挂满了酱鸡、腊肉之类的年货。鸡鸭狗猫满地跑,最后还钻出两头小猪来散步。叶家的小辈过年都回来了,他的儿子、媳妇都在杭州工作。当老人谈到假期一结束,小辈们马上又要离开独山村去杭州打拼时,未免有点怅然。他儿子告诉我:每次想到杭州酷热的夏天,他就想回来,因为独山村的夏天根本不用空调。我们喝过了茶,又在叶文长老人的陪同下,相继参观了古牌坊和古城门。
在独山村的时间仿佛过得飞快。我们告别了叶文长老人,离开了独山村。初春的太阳很明亮,天空一碧如洗。我们仍然处在独山村访古探幽之后的兴奋之中,但也有几份担忧。听叶文长老人介绍,独山村马上就要开发了。不知开发以后的古村,还会保持如此原汁原味的意趣和淳朴的民风吗?
我们打算沿着公路徒步到下一个村――焦滩村,然后从那里坐车回遂昌县城。一路的风景很美,青翠的群山,奔腾的河流。但是开山造路的工程也正热火朝天地展开着,现代化的进程已经推进到了这个沉睡的山区。一方面是当地的人们盼望交通的便利带来经济的繁荣,一方面是大面积青山绿水被毁。我们在王村口看到的乌溪江水流清澈,恣意奔腾,但到焦滩的时候,很多段河床已经被修路炸出来的废石块严重堵塞,几乎断流。当地老百姓每天生活在尘土飞扬的环境里。但愿当地的政府能够在公路竣工之际,能把受损的生态恢复过来,做好可持续发展这篇大文章。
我们在焦滩一家说不清是小店还是饭店的地方吃了中饭,让年轻的,还带有几份孩子气模样的老板娘联系她弟弟,叫她弟弟用车把我们从焦滩送到遂昌县城。这段山路比“神龙谷”到王村口的要险峻多了。弯道一个接一个,可以想象如果让一个不熟悉路况的外地司机来驾驶这段道路的话,无疑是把我们的生命交给他掌控。年轻的司机在我一路提醒下,逐渐放慢了车速,终于把我们安全顺利地送到了县城。
我们分别坐上三轮车,直奔汤显祖纪念馆。在一条偏僻的小弄里,我们找到了纪念馆。令我们失望的是大门紧闭。如果到了遂昌而不去汤显祖纪念馆,我们的遂昌之行就不完美了。
可是现在是春节期间,工作人员放假也是情理之中呀。我们无奈地询问纪念馆对面的一户人家。一个年轻妇女和一个中年妇女正在家门口逗玩两个孩子。年轻妇女客气地邀请我们进屋里休息,并安慰我们纪念馆春节期间也开放,而且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与她家很熟。然后拿出个手机联系对方。我们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好象还来不及适应遂昌人的热情和友善。大山里的村民那么淳朴,可到了县城里,我们遇到的依然是那么淳朴的人们。究竟是平时的社会环境把我们折腾得冷漠了,还是这几天遂昌朋友把我们又带回到久违的纯真年代?
纪念馆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看看时间还早,年轻妇女索性端出水果、瓜子招待我们,让我们耐心地等候,仿佛汤显祖是她的祖上,而我们是来拜见她祖上的人,她有这个义务帮助我们。我们几个一边与主人交谈,一边与两个小孩逗趣。其中一个孩子才刚刚学会走路,蹒跚地跑着,嘴里伊伊呀呀地喊着……
汤显祖纪念馆由前院、馆舍、后院三部分组成,环境优美,格调高雅,馆内陈列了大批文字、图片,集中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家、戏剧家的艺术创作成就,也展现了他作为遂昌知县,廉政为民的大量文献。整个纪念馆除了我们没有其他参观者,昆曲“牡丹亭”的唱段隐约地流淌在纪念馆每一个角落。一位漂亮的女讲解员始终伴随着我们,并一路娓娓道来,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汤显祖以及他的“牡丹亭”。
最后,我们坐在后院的石凳上,一边休息,一边回味着3天来在遂昌的所见、所闻、所感。那里的青山绿水,人文积淀和淳朴民风都将成为我们记忆深处的瑰宝。我们身旁的一株桃花正沐浴在春光里娇媚无限。
(叶氏宗祠)
(庭院一角)
(卵石人家)
(古村人家)
(又见炊烟)
只求伴君此山中,中,只求,山,山中,
2006年5月我们的丽水,遂昌之行(完全版),之行,完全,完全版,我们,昌,水,行,
探索未知是人类最可贵的精神――炉西峡感言,人类,可贵,感言,探索,是人类,最可贵,未知,神,精神,
水墨江南・元色丽水,水,水墨,江南,
远山的呼唤――记早春二月遂昌行(2)(2007.02.22),二月,呼唤,山,早春,昌,行,
远山的呼唤――记早春二月遂昌行(3)(2007.02.23),二月,呼唤,山,早春,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