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元旦假期和公休去了一次
哈尔滨,短短的四天,没有雪乡,没有亚布力,只有闲逛在
哈尔滨冰冻的城市里,习惯于出游前在携程上看前辈的攻略游记,谨此记录本次出游的过程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对于
哈尔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来自南方的朋友可能会感到非常非常的恐怖,其实备好装备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一般一两件毛衣,一件抓绒,一件防水冲锋衣即可,下身毛裤,滑雪裤,高邦防滑登山鞋或雪地鞋,关键的装备,帽子围巾口罩耳罩,一副薄手套,一副滑雪手套。实在怕冷的备一些暖宝宝(带去未用)和足贴。
D1:2011.1.2周日
上海-哈尔滨
早上5点半出门,赶着头班地铁去浦东机场,自从有了2号线的延伸段,清晨的地铁也不怎么寂寞了,地铁到达浦东机场正好7:15,在值机关闭前顺利办好手续,8:10的航班没有延误,10:45提前到达哈尔滨太平机场。机场达到处有更衣室,打开行囊,穿戴好一身的装备,迎接哈尔滨20度的天气,当然是零下的。
机场大巴(20元/人)坐到安发桥下,打车到锦江之星索非亚店(地段街),哈尔滨出租车8元起步费,1.9元每公里,另加每次1元的燃油附加费。
入住宾馆后,戴好一切保暖装备开始了哈市旅程。中饭在兆麟街上的老昌春饼吃的,他和
东方饺子王相邻,对面就是索非亚教堂。吃的就不一一介绍了,反正网上有的介绍,有机会都尝试一下,感受一下,具体的可查阅点评网,但是要记住一点网上有托,吃的东西还是因人而异,要相信自己。
吃完饭照例来到索非亚教堂,没有入内参观,在广场附近拍照留影,由于没有估计到零下二十度的极寒,单反相机遮光罩给冻住了,不能旋转,镜头对焦旋转时发出的声音也是低沉沙哑的,看来人保暖了相机是不是也需要有个保暖的装备啊!
逛完教堂,步行来到中央大街,欧式的风格,弹格路,哈尔滨前面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雪,元旦的中午刚停,所有的马路都有一层厚厚的冰,导致路上是那么那么的滑,我们一直是携手共进,否则不知要摔几个跟头了。在中央大街上一路看到了很多著名的餐饮饭店,马迭尔的奶油冰棍当然是要尝的,的确不错。中央大街的尽头是防洪纪念碑,本想步行在松花江冰封的江面,可惜现在围了起来成了个冰雪欢乐谷,要门票30元每人,最不爽的是这地方1月2日刚刚开始营业。放弃了游玩江面,只沿着斯大林大街散步至友谊宫缆车点附近,现在的哈尔滨4点太阳就落山了,随着光照的渐渐暗去,寒气逼人。路上行人寥寥,步行至上游街的薛府一品酱骨,晚饭就在这里了。
晚饭后,走到兆麟公园,外观了冰灯展,回到教堂广场,在世纪联华买了些水果和水,回到宾馆。由于早起,初初领略一下寒冷的哈尔滨,先睡了。
D2:2011.1.3 周一 太阳岛雪雕展、极地馆
知道十点前除了宾馆的早餐,外面没有能解决吃口的地方,索性睡了懒觉,洗洗后直接早中饭。早饭在
东方饺子王吃的,完后,打车至友谊宫,坐过江缆车(30元/人)至太阳岛。上了缆车才发现昨天看到的冰雪欢乐谷只围了从防洪纪念碑到友谊宫这一段,如果要免费行走江面的,只需到坐缆车的附近下去即可,这也决定了我们次日步行江面的想法。坐在缆车上看到冰封的松花江,看到船儿象房子一样矗立的冰面上,另我们十分兴奋,江面上有许多行人来来往往,甚至有汽车在江面上飞驰。
下了缆车,路过
俄罗斯风情小镇,门口留影未入,步行至太阳岛雪雕展(150元/人)。园内有各式各样的,大大小小的雪雕,令我们这些从未看过雪雕的人大为兴奋。由于冰雪节还未正式开幕(1.5正式开幕),园内还有很多地方有工人现场制作雪雕,一辆辆卡车不知从哪里运来干净雪白的雪,大型叉车忙碌工作,场面颇为壮观。看看雪雕,看看工作师傅们如何制作雪雕,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只是在零下20多度的室外,时间久了,难免还是感觉到冷。这里有不错的人性化服务,公园的洗手间配备了热水洗手,并且有暖气供应,可以给游客带来丝丝暖意。人舒服了,可是机器却要出事了,单反相机的镜头出现严重雾气,而且长时间无法退去,温差太大,从洗手间出来雾气的水分子结冰成固体,镜头成杯具了,幸好过了一会儿正常了,可惜变焦的时候声音太恐怖。
出了西门,本想去月亮湾滑雪场滑雪的,可惜那个地方已关门大吉,只好去极地馆(120元/人),购票可以刷卡。极地馆白鲸表演为:11:00、13:00、15:00,海狮表演为:10:00、12:00、14:00、16:00,这两个表演是游客们必看的项目,大家可以自由安排。海狮表演场地大,可以掐着时间去,白鲸表演的地方小,还是早些时间找个至高点,以免站着影响观看。两场表演过后,尤其是白鲸表演更具特色,极地馆还是值得参观的。4点不到,太阳即将落山,我们也走出了极地馆,坐着29路,路过冰雪大世界,回到了中央大街。
晚饭在波特曼西餐厅吃的,晚上6点有现场小提琴表演,有兴趣的可以找个能方便观看的座位。他家的自酿红酒口感很好,严重推荐。
D3:2011.1.4 周二 秋林公司、冰雪大世界
早晨起来,先在宾馆的餐厅吃了自助早餐,走进餐厅,哇考,满屋子的
俄罗斯人,男女老少,也不乏金发美女和水桶大妈,在那里黑头发和黄皮肤的我们成了稀有人群。早饭后,坐车来到果戈里大街上的秋林公司,在地下一层的食品区,排了长长的队伍,原来都是游客们前来采购当地的特产:红肠。有儿童肠,一般的肉肠,反正看到大家都兴高采烈的购买,我们也购置了十斤,分割、包装、真空压缩,拿在手里分量还真沉哦。另外,我们还买了
俄罗斯的巧克力,回家分分。中饭在老上号沙锅居吃的,回到宾馆整理行装,出发到坐缆车的地方开始松花江步行。
午后的气温应该是一天中最高的,可惜冰封的江面上寒气逼人,帽子围巾口罩耳罩全副武装,但戴眼睛的同志却不能戴口罩,因为呼出的热气,遇玻璃镜片一下子就起雾结冰,能见度几乎为零,我只能忍痛摘下口罩,让凛冽的寒风吹的更猛烈些吧。冰封的江面已成为两岸路人最便捷的通道,当地人有放风筝的,有轧冰捕鱼的,这些都吸引了众多路过的游客,只可惜第一网颗粒无收。
上到对岸,本想打车前往冰雪大世界,可惜那里太偏,连出租都没有,只能步行至极地馆门口,坐29路前往。
下午的冰雪大世界并没有很多的游客,其实在那里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观看游玩,看白天和夜间不同的景色,我们在这里用了5个多小时。今年的门票又涨了,而且涨幅还很大,周末节假日330元/人,平时280元/人。这门票都堪比九寨,
黄山的了,也许冬季哈尔滨的冰雪就是一个特色,但冰雪大世界只需来一次,九寨、
黄山仅仅一次是不够的。
入园看到一座座冰雕作品,确实震撼,我们先大致逛了一圈,拍照留影,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幕(1.5开幕),园区内还有部分正在施工,卡车,大吊车在景区中穿行。我们看了前人的攻略,先在大白天玩滑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我们边走边滑,在一个平滑而长的滑梯上,我们尽情的滑,和其他游客们一起享受这快乐的时光。当然也有些滑梯制作的不是那么的好,不平整,有棱角,害的我屁股好疼,骨头都疼,回来一看,还有个大大的乌青块,看来冰雪游乐项目安全第一。
在园区的西侧,还有冰上自行车,冰上滑车,冰上三轮车等游乐项目,这些都是我们从来没有玩过的项目,挺有趣的,当然这些项目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加上室外极低的气温,人的消耗还是满大的。
4点钟,太阳落山了,园区内的灯光逐渐亮起,各式冰雕加上各种颜色的灯光的映寸,景色非常美丽,但好的景色却很难留在照相机中。场地中还有人工制雪的机器,喷出的雪花虽然美丽,但游客们最好都躲的远远的,否则衣服帽子相机都成了牺牲品。一圈下来,饥寒交迫也需要休息补充一下,我们在园区东侧的餐饮区KFC,补充和休息了一下,里面的暖气够给力,吃了
汉堡喝了热饮,人是恢复了,但是镜头却彻底完蛋了,雾气久久不退,我们本希望象在太阳岛上回到室外镜头就能恢复正常,只可惜后面的照片只能用我手机代劳了。
在冰雪大世界上有一个超级大滑梯,蹭到导游解说是
亚洲速度最快的滑梯,想想下午也来看过,长长的滑梯,前面一段也不陡,也没觉得如何如何,看到有人排队,我们也积极的参与一回。把相机放在了背包里,排队等候,原来还有个塑料的盒子,象一个大大垃圾畚箕,人是平躺在里面的,而且不能戴眼睛,其实我只是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这样做了,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这个项目是有很大的风险和一定的危险性的,因此我觉得相关的告示还是不清楚。话说我胸口背包,手中拿者眼镜,躺在了畚箕上,工作人员用力一推,我人就滑出去了,前一段还算平整,速度不快,后来速度越来越快,已经超出我的想象,还没有等我反映过来,我的人已经呈倒挂姿势一脚扎进雪堆里,工作人员迅速扶起我,由于我背着包,手里还拿着眼镜,工作人员在我还没完全站稳的情况下松了手,我又一头摔进了雪堆,顿时成为了圣诞老人了,老婆大人先滑下,在边上看的哈哈大笑。顿时我感觉到一阵冰冷,原来才发现鞋子里,围巾里都是雪,赶快脱鞋,脱衣抖雪,但是进到鞋子里的雪抖不干净,刚刚的经历让我难忘,再看看后面的人,人人滑下来都是那么的狼狈不堪,甚至有人半道帽子都丢了,当事人是痛苦的,而旁人却都是幸灾乐祸的。
不一会,脚已感觉到了冰凉,我们迅速回到了KFC的地方,知道那里有电热町鞋子一脱,原来袜子都湿了,怪不得那么的冷,和边上的人商量一下,给我的袜子也烤烤。老婆在位子上还拣到了一只皮夹,里面有现金和身份证。不一会儿,一对男女前来询问,是否看到皮夹,在询问了相关信息后,归还了失主,他们一个劲的感谢,如果皮夹没有了,没身份证,连飞机都没的坐,我们做好事积积德。
烘干了袜子,重新出发,逛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冰灯多看也腻了,出园时发现有很多团队进入,要知道那时已经晚上7点半了,留给他们参观游览游玩的时间已不多了,所以自助的游客还是早点来玩,也不要参加任何散客拼团的,自己来,坐车打车都很方便,关键是要玩的尽兴。
坐29路回到中央大街,在露西亚西餐厅吃的晚饭,原来露西亚是RUSSIA的谐音,昏倒,这里是俄式的西餐厅,头道街的那家是家庭式的,气氛与众不同,吃的东西吗,因人而异,各有所好,在这里就不一一点评了。讲到这里,我们的哈尔滨之行,也基本结束了,其实玩的地方也不多,点到为止,关键是来感受一下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看看北方习以为常的冰灯和雪雕。
D4:2011.1.5 周三 哈尔滨-
上海今天没有任何安排,早上懒觉后整理行囊,前面每顿都尝试了不同的口味,今天就再去一下老昌春饼,可惜到那儿门没开,只能再去一下索非亚大教堂,为了磨时间,终于进入教堂里参观了它的真面目,里面地方不大,都是陈列的哈尔滨100年来的发展历史,俄国人100多年前就来到了哈尔滨,为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哈尔滨也是对外开放较早的城市之一。
早中饭后,回宾馆退房,打车至
中山路上的民航大厦,正好赶上12点整的机场大巴,整整一小时到达机场,2点半的航班准时起飞,飞机上感到特别的热,虽然已有准备,脱了衣服,但还是热的要出汗,顺利回到
上海的家,夜晚的
上海气温大概在2度左右,但是体感指数却很低,我和老婆都感觉
上海比哈尔滨冷!哈哈!
总结一下,哈尔滨玩玩三四天足矣,必需的装备要备齐,绒线帽长围巾口罩耳罩薄手套滑雪手套等等,游玩需合理安排,室外室内的景点要结合,长时间在室外人的消耗很大,冰雪大世界可以安排在最后一个游玩日去,也可以避开双休节假日去,备一双袜子也很有必要,特产以红肠为主,记得吃好以后有大蒜的味道,吃的人会觉得很爽,旁边的人就有可能不爽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哈尔滨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haerbin/)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haerbin/youji/2939.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