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儿时刚开门,游人稀少,西陵和东陵的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金碧辉煌、气势恢弘,坐北面南,沿中轴线依次是碑亭、广场、金水河、金水桥、陵大门、隆恩殿、左右厢房、琉璃门、石五供、方城,最后是宝城。宝城下面就是地宫,比汉墓好多了,共五进九券四道石门,全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板铺成,不过比起东陵的地宫还是逊色多了,显得过于俭朴,由此可见当时国力这衰弱。最里面是主墓室,放着光绪帝及其后妃的金丝楠木大棺,也称梓宫,至于陪葬品么早已散落海外。
出崇陵后我们又回去拜谒了泰陵,即雍正陵,他是西陵最大也是最早建成的陵园,可谓西陵的开山鼻祖,光从神道大碑旁走到陵子大门就有三华里长。至于其他陵子也都大同小异。我俩便奔下一景点而去。
出西陵向西北行五十余里便到紫荆关,那儿是个小村庄。我们在村中唯一的一条路上来回走了两圈,才发现座落于大桥下拒马河畔,掩蔽于乱石堆中的“紫荆关”城关。此处三面环山,北有拒马河,确实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只可惜没保护好,除城门上依晰可辩的“紫荆雄关”四个字外,怎么看也难与长城“十大雄关”对上号。
走过城门一瞧,里面还别有洞天,是个小村落,村里不少人的房子都是依着城墙盖的,真可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城墙盖瓦房。
出紫荆关继续北行,一路上有青山相随,拒马河为伴,倒也不寂寞,到达野三坡时已是中午。野三坡景区分上中下三部分,上为龙门峡,中为鱼古洞,下为百里峡景区。这们在鱼古洞附近的小店吃了午饭,就直接去了百里峡。
一路上风景如画,左侧是碧波荡漾的拒马河,右侧则是巍巍青山,不时有游人停车路旁,不等到百里峡就急着先下河嬉戏起来。这儿离北京近,道也好走,广告宣传到位,又曾是《三国演义》的外景基地,因此游人如潮,与清西陵的门庭冷落形成鲜明对比。
百里峡内有三条峡谷,我们先走蝎子沟,此沟多怪石,阴深狭长,约有五六里,到头就是乱石堆,写着“禁止通行”,须原路返回再进入另一条峡谷。谷底不宽,只容两车勉强而过,地上多石卵,细沙,一到下大雨,这里估计就成了“百里溪”。峡谷挺长,走了有个把小时,又到了三岔路口,峡谷到这儿就一分为二,成了一南一北两条小峡谷。游人多聚于此,边歇息,边商量,走还是不走,往哪里走,因为每条峡谷都有十几华里长,我这才明白百里峡的由来。此时我们早已两脚发软,身心俱乏,便打起了退堂鼓。回程途中,再细细体会,这百里峡可不就是干涸后的小三峡,以步代筏罢了。
出野三坡向东,就是北京房山县地界,在山中转了一个小时后就进入了十渡景区。十渡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称,两岸是奇峰连绵、石壁峭立的山峰,下面是川流不息的拒马河,只有一条两车道的山路进出景区,需在拒马河上来回摆渡十次,忽行河左岸,忽行河右岸,故名“十渡”。
由于景区管理乏力,沿河各村都各自为政,拦河筑坝,蓄水开发水上游乐项目,使正处涸水期的拒马河时断时续。一路上骡马横行、臭不可闻,还有那不伦不类的苗村黎寨,星罗棋布,真是可惜了这锦秀河山。
本打算在此过夜,怎奈房价高的吓人,条件又差,只能到前面去打尖过夜,出十渡沿108国道过云居寺,周口店到房山县城,天已黑了。随便找个饭店吃点,顺便打听一下附近宾馆情况,结果都爆棚,只能摸黑朝京城方向边走边找,谁知又走岔了道,正好歪打正着,在房山发电厂招待所找到了最后一间空房。(更多美景尽在我的博客http://q4d3.blog.sohu.com/)
(紫荆关)
(野三坡)
700){this.height=70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700;}"src="http://images3.ctri
称其为掠游,实在是一掠,而且又是局部地区。客车沿京珠高速公路向南急驶,路边略过华北平原的大片农田,美不胜收。很快,来到白洋淀畔。展
避“运”游(156)――永宁山下(八十三),三,八,八十,八十三,十,十三,山,山下,
骑车去定州(一),车去,
保定半日游,保定,半日,日,
避“运”游(157)――永宁山下(八十四) ,八,八十,十,十四,山,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