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
遵义待了老长的时间,一早就想去赤水了,无奈听人说,那里的温度与
重庆类似,在
遵义夏天早晚均只有二十几度的适宜温度下,实在没有勇气去探个究竟,看来人是越舒服就越怕困难的。直至第三次进入遵义,又刚从高原回来,觉得体力也恢复些了,又中了国家地理的毒,在遵义最高温度不到二十度的气温下,俺终于“艰难”地进入了赤水。
赤水离
四川更近,从遵义进去,实在是交通不便,但目前俺也只能这样选择,总好过从
广州过去吧。从
重庆过去,只要三个半小时的路程,从
泸州进入是最近和最方便的。而从遵义走,却要至少五个小时,路况一般,在山路上转来转去,俺玩了会手机,就发现有点晕车了,赶紧放下手机进入睡眠状态,呵呵,才缓过来,要知道,俺从来是不怕坐车的,十几二十个小时也没啥影响,山路也从来不怕,吼吼,生死有命。
路过茅台镇,我被朋友叫醒,发现空气里都透着股酒的味道,很浓,真不愧是酒乡哟。可惜,没拍照,它就位于赤水河边上,出了茅台镇后,一路就沿着赤水在山腰上行进,手机的信号也是时断时续的。建议最好是睡觉,否则容易晕车。因为我们坐的是
贵州在很多地方均采取的商务车,价格虽然贵点,但胜在舒服与快捷,不过,山路开得也老快的,真晕哪!
中午到达赤水,就发现,那里的笋特别好吃,干笋与腊肉煮在一起,少量的腊肉来调味,看起来好大颗的干笋以为很老,结果一嚼在嘴里,却发现嫩得很,爽口没渣,中午俺啃了一堆干笋。一直到结束,我发现阶这里有两件东西最好吃,一是笋,无论是干笋还是鲜笋,都非常脆嫩爽口,二是野生菌,品种繁多,味道也很好,还有种长在竹子上的东西叫燕窝的,也令我印象深刻。只是我这人一见到吃的就啥都忘记了,所以,每每好吃的东西总是忘记把它拍下来,有些遗憾。
赤水这个地方,这名字很合适,它是丹霞地区,水资源又很丰富,经常可以看到被河床的红色印染的河流。最早得知这里,仍然是我们老毛同志在这里的四渡赤水,可能现在很多人也只是因为这样才听说赤水的。这里有四大特色,丹霞、瀑布、竹海、桫椤,尤其是瀑布与竹海,随处可见。出了城市,并不是很宽的公路上布满的是林荫道,象是大学的校园,碧绿的赤水河在路边流淌,竹海漫山遍野随风舞动得沙沙作响,偶尔间一条飞瀑从山谷飞泻,真是随处都是风景。
此次的PP好多都糊了,这是俺第一次练习用小光圈、降低感光度、放慢快门速度来拍瀑布,林中阴暗,遮天蔽日,加上多数为阴雨天气,手持相机实在扛不住,哈,实在抱歉了,大伙就将就些吧。
当天下午,我们就直接去了丹霞景区,在朋友的同学帮助下,我们成功蹭到免票,理由是进去看亲戚,然后相机也不敢拿出来,装作好象本地人的样子,他们说就俺实在不象,混下算了。
进了景区的大门,沿着一条小河往前走,岸的两边是竹林,河床岸边碎石多为红色。这地方有点象原始森林一样,只不过竹林居多,望过去,全是密密实实的绿色,有点惊异,十一月,西南已经进入了秋天,这里的绿色却还如此地郁郁葱葱,没有一点秋天的感觉。绿色还掩印到水里,连水都是绿油油的感觉,生机得很。一直往上走,天越来越暗了,虽然没下雨,雾气已经开始起来了,到处雾蒙蒙的一片,加上时间已经到五点了,山里更显得暗了,我也基本放弃拍照了,估计拍出来都是糊的,一路过去,山里还住着些人家,种了庄稼,很是一派田园风光,我们顺便在农家买了几个柚子,用他们的大菜刀削了皮,但却发现有几个被马蜂蛀过,听说是不能吃了,唉,这俺就不懂了,如果换成俺自己来削,估计全吃完了。
一早,去吃了碗面便出发了。遵义早餐以牛肉粉与羊肉粉为主,遵义的羊肉是有点名气的,但赤水却又以面条为主了。我们出发往十丈洞了,这里现在也叫大瀑布景区。出发后不久,细雨蒙蒙起来,山间的雾气升上来,景致也朦胧了。沿着河,看着山间的雾气缭绕,空气清新,闻得到竹叶的清香。沿着路边开进去,我想这些地方任何一条路放在
广东,都是条绝好的徒步线路。车到一座老桥边,我强烈要求下来,那条河看来是直通到景区深处,大瀑布的水就是从这条河流出来的,景区口河边的几栋白色房屋,印在背景是绿色竹海、红色丹霞、还有条飞瀑从天而降,加上些蒙蒙雾气,如梦境一般。老桥旧旧的,长些青苔,河水不深,红色的河床裸露在外,往远处一看,仿佛在幽深的绿色里飞出了一条红色飘带,象在风中飞舞。
走过停车场、吃饭的小食街,路边有些卖当地特产的店,象笋、竹菘、菌......好多干货,才正式到达景区的大门,到此一游的PP我是极少拍的,但觉得立在售票处后面的一大块丹霞石壁霎是夺目,加上在烟雨缭绕中更是焕发出灿然的清新感觉来。坐着必坐的电瓶车,直接进入大瀑布区,楼梯有些陡,这里相对人比较多些,排着队往山下走,路上也见到不少人坐着人力“轿子”上下,呵,我觉得坐那玩意还痛苦过自己走,下去的时候感觉整个人往下滑,上来更痛苦些,头在下脚在上,让人感觉不小心可能就从后面倒翻出去了。
路边很多售卖一次性雨衣的小贩,在
贵州看瀑布有个特点,不但得打伞还得穿着雨衣,上次俺看了发大水时的黄果树,在全副武装下也淋了个透湿。现在的水量没那么大,雨衣俺就放弃了。走到第一个观景台,天色很阴沉,白色的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哗哗作响,镜头上很快就给瀑布飘过来的水珠打湿了,一次又一次地擦干净再来,始终都有些水珠飘在上面,一直到瀑布的脚下,都是这样。
转过大瀑布,我们不象其他人往回转,而是拐入了对面的一条小路穿行过去,很阴凉的一条路,我想即使在夏天 走,也不会觉得晒,据说景区的温度比外面要低上一两度的。居然在路边还发现了俺在
甘南吃过的东西,沙棘,他们都嫌不够甜,俺倒是吃得有滋有味,因为俺在
甘南吃过更酸的,哈。
在密林里七拐八拐的,又爬上了一道很陡的阶梯,终于回到了公路上,其他瀑布我们没再去看了,雨下个不停,还是出去找个有腊肉的地方好好吃下竹笋焖腊肉,还有豆花,暖暖身子再说吧。燕子岩离十丈洞很近,在同一条路上,这里集中了更多的瀑布群,还有桫椤。
桫(读suo)椤是又称树蕨,是起源于冰川前孑遗植物,其实俺也不懂这么专业的名词,只知道大概是恐龙时代的植物,加上总是生长在水源附近,配上茂密的森林,一看到它,总让我想起原始森林,还有当年的侏罗纪时代,仿佛红色溪流里生长的桫椤旁边,不久就会走出一头高大的恐龙来。
出了燕子岩,又看到熟悉的红石头,绿山脉,生机勃勃的样子,好看啊......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遵义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zunyi/)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zunyi/youji/44858.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