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徽州之行很紧凑,也很顺利,基本都在事先计划之中。春节期间的确资源紧张,车票、宾馆都需要打些提前量,不能到了地头才联系,那肯定是没戏了。我们行程的重点在徽州古村和
黄山,顺道参观
黄山市的屯溪老街。徽州古村包括原徽州府的六个县:歙县(出产砚台的地方)、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现在已经属于
江西省)。这次我们只去了黟县所属的两个村庄:宏村和南屏。宏村很大气,风景秀丽,曾经发行过的8分邮票上的徽州民居就取材于这里;而南屏则以祠堂见长。我一直很迷恋古老房屋的门楼、飞檐还有雕花镂空的窗棂。在宏村这些都可以看到,而且让人惊喜还有这里依山傍水。我们清晨十分到达宏村,村口的南湖上雾气缭绕,鲜有游客,湖上的拱桥,湖边择水而建、粉墙黛瓦的院落都那么美丽。一座古村落的美丽一定是以清净取胜,也许春节期间无法避免如潮的游客,但是依然掩盖不住某些时刻里,小村子让人留恋的风景。夜晚月色下,昏黄的路灯照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行走在一人宽的小巷间,墙根处还有古老的排水系统在运作着,那里潺潺流淌的水贯穿整个村落。那时那刻,这一切就行成一个可以让你安静下来的气场。晚上宿宏村老乡家里。当地民风淳,店家也满厚道,不会宰客欺生,待客很亲,虽然小旅店条件简陋但住的十分舒心。再说黄山,说到看山,古人自然是品读高手,比如徐霞客的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将黄山比为人间仙境也不为过。我记得在《国家地理》对中国名山的选美上,这个颠覆了传统“三山五岳”概念的选美,却依然把黄山列于榜中。可见黄山这个被放大了的盆景的独特魅力。国人对于山,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和审美要求,比如它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历史文脉等等。而我最直接的体会当然是黄山的自然之美,站在峰顶你看到重峦叠嶂时,想到的绝不是我要去征服它,而是对自然的敬畏。我们去的那天,天气很好,莲花峰几次从云海中露出它的面孔,那是黄山海拔最高最险的山峰,石阶在某些地方的坡度达到80度。原本想在黄山住一夜,可以看落日及
朝阳。但山顶上的三星标间竟然卖到800块一间,而且还人满为患,也只有作罢,决定黄山当天往返。于是从光明顶走下山,海拔1700多米,从白鹅岭到山脚15公里山路,大约走了2个小时,算时锻炼到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怕下山。想到一个说法,小时候,看山那就是山,到了青年,看山就不是山了,到了迟暮,看山依然就是山。在这里提这句话意思是,黄山,有机会还要再去。包括徽州的古村落,还有那些一路的风景,都映在脑中,相信它们在心中仍然成为一种想念,因为人和景都不会单纯的停在当下,因为都会改变,有一天想回过头去看看记忆中的风景以及来时的路。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淄博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zibo/)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zibo/youji/28538.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