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人家”娘子关
“天下第九关”娘子关,又称“水上人家”,想来与江南水乡不同,但凭想象还是勾画不出这北方水乡的样子,所以,很想见识一下。
娘子关位于
山西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有“三晋门户”之称,因为它是出入
山西的咽喉,娘子关长城将山西与
河北隔开。
我们从
北京出发,还是走
河北更方便些,
北京至
石家庄的动车只需两个小时,然后换乘去娘子关的火车(慢车)。
那天,我们没有赶上每日仅一班的去娘子关的火车。当地人说可以乘小巴到井陉的县城――微水,再换车去娘子关。
微水的换车地点很好找,除了很多中巴停在路边,那里还有背水阵古战场遗址的牌子和淮阴侯韩信的画像。然而却没有找到去娘子关的车,可能是时间不对,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有去娘子关的车。于是我们上了一辆路过离娘子关不远的地方的车。
在一处岔道下了车。车仍旧沿着山路开去,我们走另一条路,还要走好几公里,这里不是乡村,不是城镇,只是一条曝土扬尘的土路,过路车辆清一色的运煤大卡车,在扬起的尘土中发起愁来,当初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在微水等车。
过了很久,一辆面包车驶来。我们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司机也很愿意帮忙,打了一个电话后,收我们20元钱,送我们到一个收费站前,那里有他联系好的另一辆车在等我们,那辆车可以免交过路费,第二位司机再收我们10元钱,就送我们去娘子关,娘子关离收费站已经不远了。
过了收费站,进入了山西境内,运煤车越来越多,队伍很是壮观,就连掉落的煤也很壮观地为盘山路铺上一层黑地毯,不愧是产煤大省。
我们在水上人家下了车。水上人家位于娘子关城东,从水上人家走到娘子关30分钟就到。
由于是在太行山脉里,小路、巷子、民居都随山势起伏。民居既有窑洞,也有修成窑洞样式的平房,整体感觉很有西北味道。
我们是唯一的游人,一群男孩子好奇地跟着我们,穿着磨损了的凉鞋和大人的拖鞋一会跑到我们前面,一会跑到我们后面。他们的额头、身上有伤口和淤青,说是跌倒所致。青石筑砌的路面不平,缝隙、坑洼很多,我就心疼地对他们说:“别跑了,你这鞋不跟脚,看,磕的这块青”。他们却似乎对摔跟斗和疼痛很无所谓。
走了半天也没见到水,于是问他们水上人家在哪里,他们摸着脑袋答不出,还是一个女孩子告诉我们,大人们洗衣的地方有很多水。
果然,从下游而上,见到了水渠流水,水渠弯弯折折沿着民宅后墙,越向上游水渠越宽,每隔一段就有一个袖珍水坝,家家后墙下开着拱形小洞,流水穿庭过院。横搭在水面上的青石板方便人们在上面洗衣。在最上游,一个水车不停转动。
这里的水由多处泉水汇聚而成,在村里东回西绕,形成流水穿家过,人在水上住,水在屋下流的特色。
这里的水上人家,虽相比威尼斯或江南水乡,在建筑、水量和规模上稍逊一筹,不过,也贵在有特色,而且,对于从煤、尘共舞中逃离出来的我,这里已经很滋润了。
水上人家在盘山公路的下方,建在一处悬崖峭壁之上,再下面是风景优美的平阳湖。站在村中,俯视下面往来游船,感觉不错。
回到刚才下车的盘山路上,向娘子关镇上走去,运煤车仍旧擦身而过,浅黄色的鞋子踩在煤上,渐渐地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路过娘子关长城和关城时,已近黄昏,只好明天再登长城了。
娘子关镇就在长城下,镇子很小,一个火车站、一条主路,两家招待所,却有不少饭馆、大排档、便利店。
晚上洗漱时,把自己吓了一跳:张开嘴,看见一条黑舌头。鼻子吸入的煤粉有限,看来明天,我们要避免张嘴说话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阳泉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yangquan/)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yangquan/youji/5018.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