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舟国旅
神舟国旅 > 韶关旅游 > 韶关旅游游记 > 韶关行(四)珠玑巷与梅关古道

韶关行(四)珠玑巷与梅关古道

发表于 2009-12-05 21:08

这一路上大巴很多,很快就上了一辆,车票5元,到周田时售票员叫我下车,马路对面等了一会,没有等到韶关到南雄的车,等来了辆佛山到南雄的,反正都一样,上车,车票15元,一个小时多点车程。南雄的汽车站不大,较破旧,下车后我先去售票窗口问好回韶关的末班车5:30发车后,就出站喊了辆出租,谈好价钱20元,直奔珠玑巷。珠玑巷原名敬宗巷,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因当地张昌家族七世同堂,朝廷为表彰其孝义,赐珠玑绦环,后为避敬宗庙谥,改名为珠玑巷。珠玑巷位于南雄城北9公里,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梅关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是古代南来之人通过梅关进入岭南后的第一个休整所,也是北往之人通过梅关离开岭南前的最后一个补给点。唐宋时期,珠玑巷就很鼎盛,南来北往的文人达官、富户商贾都会在此停留,想来当年苏轼北贬岭南之时,肯定也曾在此停留。珠玑巷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重大的影响,我自身对人文类的景观或遗迹等比较感兴趣,这也是我在韶关行的计划中选择珠玑巷和梅关古道而不是南岭森林公园或乳源大峡谷的原因。这几年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个媒体中,珠玑巷都很受关注,在当今寻根问祖的热潮中,珠玑巷成了敬祖、思乡、怀旧、观瞻、旅游的圣地。由于珠玑巷在历史上的地位,成为岭南诸姓杂居的繁荣集镇,而南宋末,珠玑巷的诸姓居民为避蒙元南侵,分批南迁到珠江三角洲一带。珠玑巷人的南迁给珠江三角洲带去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为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珠玑巷诸姓后人已繁衍数千万,遍布海内外,珠玑一脉,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在来珠玑巷之前,我就已经了解了上面的这些背景资料的,只是我没想到,寻根问祖的力量太强大了,强大到将珠玑巷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彻底颠覆。门票20元,进门首先是胡妃纪念馆,崭新的仿古建筑,供奉着一位曾为珠玑巷先民带来先进江南文化,并最终为挽救珠玑巷的百姓而献出生命的南宋宫廷逃妃。至今珠玑巷内还有纪念胡妃的妃子塔。走过胡妃纪念馆,拐过一弯,就能珠玑巷的南门楼,门楼不大,上书“珠玑古巷”。门楼外随处可见当地人摆卖的腊鸭、蜡鸡、香肠等,以及介绍珠玑巷诸姓的书籍。透过门楼望去,巷子不长,鹅卵石路应该有点年头了,两旁的房子有些破旧,但应该略加修缮过。此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我还没吃午饭呢,虽说前面吃了点免费的食物,但并不能让我真的就此将午饭省掉了,我之所以没在南雄城里吃午饭,就是想在这古巷里寻找一家古色古香的食肆,吃点古色古香的古巷特色,门外摊子上的那些腊味就很吸引我。走进古巷,我才发现我又犯了错误,从这头到那头,又从那头回到这头,整个珠玑古巷,我没有找到一家卖吃的。一家一家都是大门敞开,门上或门前立着一块块的牌子,“崔氏祖居”、“彭氏祖居”、“张氏祖居”、“谢氏祖居”…… 家家房里都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或画像,前面摆放着香炉,家家房里都有张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人,桌上放着笔、纸还有香,正在等待散落海内外的后裔回来寻根问祖。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看来是某个游子找到了组织,并为组织带回了一些活动经费,组织正在庆祝呢,而巷子外一座座雕梁画栋、美观豪华的仿古建筑,就是这些游子们带回来的活动经费“X”氏宗祠。不知道混的不好,没有搞到活动经费的游子回来的时候,组织还能不能这样待见,路过“杨氏祖居”时,我没有进去,一是我应该算是混的不好的游子,二是我这个北方的“杨”氏,应该不是珠玑巷的后裔,我的老祖宗更应该是珠玑巷“杨”氏的先人。我去过很多古巷或古镇,它们大都在旅游热潮下百业兴隆,商店、酒楼、客栈林立,甚至有些商业得过了头,但可以说它们都是一个个活着的古巷或古镇,人们生活、工作在那里,白天的一切是自己的工作,夜晚的一切是自己的生活,人是古巷或古镇的魂。而眼前的珠玑古巷和其周边的一个个宗祠,就象个姓氏宗祠博物馆,而古巷里的一家家祖居,只是这个博物馆的一个个接待处,也许每天到了下班时间,接待处会关门,博物馆会闭馆,珠玑古巷会成为无人空巷。我从一个个祖居前匆匆走过,“杨姓祖居”我都没有进去,那么其他姓氏的祖居我进去干吗呢?从南门楼进入珠玑巷后300多米后,珠玑巷拐了一个弯,跨过一座小桥后,珠玑巷还有约2/3,也就是说我只走了珠玑巷的1/3。但我已不想再走下去了,并不是因为没找到吃的而饿的走不动,而是我已经不耐烦再一家家地学习“百家姓”了。很快我转到了珠玑巷博物馆,博物馆里有很多珠玑巷先民的生活用品等展品,很丰富,也有很多资料详细介绍了珠玑巷的由来以及珠玑巷先民数次南迁的原因、时间、线路等细节,对了解珠玑巷的历史很有帮助,也让我在临离开前对珠玑巷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了,最后说一句,在珠玑巷的这么多姓氏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姓氏建起了新的宗祠,还有很多姓氏还没凑够资金呢,我们“杨氏”是其中之一,在此,大声疾呼分布在海内外的珠玑巷杨姓后人,常回去看看。

珠玑巷不是个适合自助行的旅游景点,门前居然连个公交车站都没有,要想离开,一是坐旅游团队的大巴,不过人家不会让我上车,二是打的,可惜门前连个摩的都没有看见,三是腿着了,可怜我的两只脚,正恨不得彻底从那可恶的鞋子里解放出来呢。在阳光下站了很久,终于幸运地坐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很高兴,因为他10分钟前送客人从我面前经过时就已经看到我了。30元去梅关古道,只是奇怪的是司机当得知我要去梅关的时候,问我是小梅关还是大梅关。当时司机没有解释我的疑惑,径直把我送到了梅关古道的售票处。门票20元,有管理人员问我要导游吗?50元,我同意了,丹霞山的导游给我留下的印象不错。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岭南,相当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历代官员被贬或犯罪之人被发配,首选地也总是岭南,即便是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轼,当得知自己有机会回的时候,也是一溜烟地跑了回去,宁愿最后客死江南常州,也不愿终老岭南。梅关古道始通于秦,当唐代的张九龄,就是那写出不朽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路过此地,因见路途艰难,遂请旨拓宽梅关古道,至此,中原与岭南终于有了便利的交通。两宋300年间,数百位谪官南迁,在岭南蛮夷之地劝课农桑,修路搭桥,设堂讲学,醇化民风,这才成就了岭南日后的文明与繁荣,也成就了珠玑巷。之所以被称作梅关古道,是因为古道关楼地处大庾岭东段的梅岭之巅,而梅岭的由来,却并不是缘自梅花,却来自于秦末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是他带领了大批的越人,攀越大庾岭并定居于此,使这一带逐渐兴盛起来。当年的梅关古道,宽约6尺,全长约30华里,青石路两旁遍植松梅。现存梅关古道约8公里,一头连着广东南雄,一头连着江西大余。踏着古道千年的青石路缓缓往上,两边的梅树很茂盛,可惜由于季节不对,不见寒梅笑傲枝头,虽说已是11月初,可岭南的秋天还没到来。导游告诉我,梅岭被称作是全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冬季来探梅是最当令的,那时的梅岭,“风来十里暗闻香”,苏轼曾经在他的《题岭上红梅》中写道“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红梅”。她们导游冬季的生意最好,广州深圳甚至香港都有人专门跑过来看梅花,看来,我的这趟梅关古道之行总是要带了缺憾回家了。路不算难走,坡度很缓,也没有什么台阶,这让从丹霞山下来后已经有了“台阶恐惧症”的我比较放心自己的体力,只是由于我穿了双薄底鞋,历经千年人来车往的古道上,破碎青石的棱角隔着鞋底不断地折磨着我的脚掌。一路上有几个景点,有亭子、有石刻、有碑,可就是没几个游客,还有纪念据说为梅关古道拓宽工程献出生命的张九岭夫人的夫人庙,在导游的口中,这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和一个凄美的故事。大家还记得以前语文课本上的《梅岭三章》吗?,中央红军离开江西苏区后在梅岭这一带打了三年游击的陈毅元帅,在弹尽粮绝,四面被围之时写下的那气壮山河的《梅岭三章》吗?我已记不全了,不过那两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我还是脱口而出。古道中段,有一面巨大的诗碑,刻的正是陈毅元帅手书的《梅岭三章》,气势恢弘。导游介绍说这是诗稿的原文,而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的,已经是做了几处修改的了,具体修改了几处我看不出,因为我已背不全了,不过我还是看出了原文中的“十万旌旗”在我的记忆中是改成了“旌旗十万”的。诗碑旁的小铺子里传出了悠扬的琴声,原来是几位老伯正在自娱自乐,有拉手风琴的,也有弹电子琴的,曲子明显带有苏联的味道,音乐在空旷的古道中飘散,和静静伫立的诗碑是那么的和谐。终于来到了关楼前,梅关关楼被两峰夹峙,如同一道城门挡在古道之上,将广东与江西隔开。站在关楼前,眼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让我依稀感觉到当年这里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明万因年间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北面门额署着“南粤雄关”四字,南面门额则写着“岭南第一关”。在关北侧,有一块高2.4米、宽1.4米的石碑,上刻“梅岭”两个楷书大字,每字约6平方尺,字体刚劲有力,这块碑为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州张凤翔立。关楼南面两侧有一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导游介绍说,南雄的名称就是来自于关楼门额上的“南粤雄关”。关楼北面,走下十几级台阶处,导游指着一条台阶告诉我这就是广东和江西的界线,于是我踩上了那条台阶,实现了脚踩两个省的伟大壮举。而界线边的小铺子女老板就更牛了,她常年跨两省经营,据导游说,她的铺子属于两不管,逍遥的很。导游讲,这几年江西和广东两省都在大打梅关古道旅游牌,双方在争抢游客资源,以提升当地的经济。跨过分界线,我就进入了江西,走出几十级台阶,眼前豁然开朗,江西这面的景色也不错,也是遍植梅树,看上去比广东这边更密集。站在山坡上,能远远地看见江西大余县城,我还从没到过江西,这回算是入境了。短暂的入境江西后,我就出境了,再次进入了广东,毕竟我回家的飞机还得在广州坐的。穿过关楼,开始原路返回,这时,陆陆续续地上来了一些游客,寂静的关楼顿时热闹了起来。听说我还没吃午饭,导游建议我尝尝陈毅元帅诗碑边上看铺子老伯亲手做的豆花,正好也走的累了,就在铺子里的小桌子前坐了下来,铺子里的小型音乐会已经散场。3元钱一碗的豆花,白白嫩嫩的,带着一丝丝的甜味,闻不到什么豆腥味,加上一点酱油,非常可口。三两口豆花下肚,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老伯则谦虚地说主要是水好,用的都是当地的山泉水。顺着古道继续往下,不一会就回到了入口处,我已经明显感知到我的双脚已经起泡,此时已是下午3点多了。下来的路上,我与导游一路探讨韶关与南雄有什么特色美食,导游是梅岭当地人,说对韶关有什么好吃的不熟悉,但强烈推荐我品尝一下梅岭当地的特色――鹅,据说隔壁的江西人都会开着车专程跑过来吃鹅的,号称“梅岭鹅王”。考虑到一只鹅对我一个人来说太大了,她建议我索性午饭晚饭并作一起吧,吃不了就打包带回韶关,晚上还可以吃。坐上导游叫来的山下饭店老板的摩托车,我走进了老板的“梅苑酒楼”,下午3:30,大厅里居然还坐着两个客人正在大嚼着桌子中间一脸盆的鹅肉,错过饭点的还不光就我一个。由于是一个人,我就点了一份鹅和一盘青菜,老板娘拿了一盆爪子给我,让我看会电视,消磨下等菜的时间。十来分钟后,老板娘给我端来了一脸盆,刚放上桌,香味就扑鼻而来,满满一盆的鹅肉和红红的辣椒,立即勾起了我的食欲。一块鹅肉入嘴,就把舌头给俘虏了,鲜、香、嫩、辣各种感官感受轮番上场冲击着我的味蕾,挡不住的诱惑激起了我的无比兴奋。如此美味怎可无酒,我立即请老板娘给我开了瓶冰啤酒,之所以要冰的,是因为我已辣的吸溜溜了。于是我一边大啖美味鹅肉,一边喝着冰凉啤酒,一边嘴里咝咝吸气,一边用纸巾擦着奔流的汗和鼻涕。鹅是常见的家禽,用鹅做菜,也是各地有各地的心得,我们常州老家就有咸鹅、东山老鹅等做法。梅岭鹅王很乡村,原料是村中散养的仔鹅和田间自种的辣椒,添加的是门前屋后山泉水和各家自配的调料,据说还是用农村土灶做得的,这些乡村元素让梅岭的鹅得以称“王”。老板娘告诉我,南雄人很能吃辣,常常自人比湖南四川人还嗜辣,给我做鹅得时候已经估计到我的承受能力酌减了辣的程度。这一餐,我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味觉革命和排汗运动,这一餐,我吃撑了,我干掉了半盆鹅肉,一盘青菜,一瓶啤酒,四碗米饭,这一餐,从3:30吃到了4:30。结帐,75元,我晃晃悠悠地走出了饭店,回韶关的车只要在路对面拦就是了,老板娘说大余到韶关的大巴就从她门前过。看着近处的农田、田间的水牛,看着远处的池塘,水中的白鹅,忙碌过后的农民老伯在地头吸烟聊天,放学回家的农家孩子在路边追逐嬉闹,好一番田园风光。在我等车的时候,我看见一辆小车从江西方向开来,停在了“梅苑酒楼”门前,车上下来两男两女,熟络地与刚刚赶回的老板打着招呼,老板娘则忙着在门前的空地上抓起了鹅。看来老板娘说的没错,光顾他们生意的都是老客人,新客人慕名来过一次以后,就成了忠实的客户,我想,如果我今后还有机会上梅岭的话,我也会是个不折不扣的回头客。其实那盘青菜也很不错,到底是田头现摘的,非常新鲜。

等了好一会,一直没有等来大余到韶关的大巴,最后上了辆大余到南雄的中巴,看来还是得回南雄汽车站坐5:30回韶关的末班车了。7元钱车票,近20分钟的车程,到了南雄汽车站,在车站门前看见很多穿着红外套,骑着自行车的老年人,仔细看,是上海某个老年人自行车旅行团,居然能从上海一直骑到南雄,真的很佩服他们。买了末班车票,25元,上车后没几分钟,车子就开动了,车子在南雄城区的另一个车站停了下,半车人变成了一车人,然后,车子开始出城。漫长的2个多小时后,在韶关汽车站外我下了车,这时候,我已有点走不了路了,小腿酸痛得迈不开步子,脚下的水泡痛得我一瘸一拐。打的回酒店,结果上楼后打不开房门的我又拖着残腿下楼,原本跟服务台说好住两晚的,却只给我登记了一晚,只得补交押金,再刷门卡,这是我对“观山新概念酒店”的一个小小不满。洗过澡后,我穿着酒店房间里的拖鞋去了马路对面的修脚店,请服务员帮我打来一盆开水,狠狠地烫了一下脚,然后请服务员帮我将脚上的水泡都给挑了,一共5个水泡,终于解脱了。最后请服务员帮我去对面小铺子里买了双鞋垫子,我回酒店穿上了加了鞋垫子的鞋子,再次来到了步行街,我有点饿了。买了点我喜欢吃的牛杂、鸭头等食物带回酒店,却被辣的扔掉了大部分,南雄人爱吃辣,老板娘诚不欺我,我怀念起那没有打包的半盆鹅了。

(胡妃纪念馆)

(珠玑巷南门楼)

(陈毅元帅诗碑)

(梅关)

(梅岭鹅王)


本篇文章来源于神舟国旅韶关旅游频道(http://www.shenzhouguolv.com/shaoguan/)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guolv.com/shaoguan/youji/49001.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关键字: 韶关 游记

上一篇:Q版粤北游记――丹霞夜惊魂   下一篇:暂无
邮轮旅游

韶关线路推荐

韶关游记


常见问题
独立成团的定义
合同单房差是指
纯玩.购物的意思
双飞.双卧是什么
付款与发票
可以刷卡吗
对公转账可以吗
发票如何开
支票公户转账
签署旅游合同
签约流程
可以不签合同吗
传真签合同
旅游合同范本
旅游其他事项
旅游保险事项
签证问题解答
退团.退款解答
参团其他事项

010-64410618(长途免费)

来电将统一显示为 010-6441061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22:00 周六、日10:00-18:0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打款账号  |   诚聘英才  |   发展历程    |   免责声明  |   预定须知  |   申请链接

Copyright©2011-2025 京ICP备2024098069号-1 shenzhouguolv.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旅游产品提供商为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工商注册号:110000001137204 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号:L-BJ-CJ00080

  • 神舟国旅 500强企业
  • 北京工商网上亮照
  • 中国互联网协会
  • 支付宝特约商家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网络110报警服务

关注我们的微信

微信账号Vjiangliheng

扫一扫,添加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