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安排很宽松,7点起床,随后整理行李,退房,在马路对面的快餐店对付了早餐,打了个的,8点就到了火车站。火车站售票处的每个窗口都已经排了很长的队,半个小时后,我买到了当天下午1:33的K9105 韶关至广州的车票。随后我将手提电脑,换洗衣服等一时用不上的东西寄存在车站寄存处,就来到广场上寻找韶关到曲江南华禅寺的班车。还没找到大巴,就听见广场上有大嗓门在喊,“南华寺,20元,现在就走”,顺着喊声,我坐上了一辆已经有了两位乘客的出租车,拼车也行,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位乘客是两个小和尚,佛教中应该叫小沙弥吧。两个小沙弥一个瘦瘦的,看上去比较机灵,另一个胖胖的,戴付眼睛,很可爱的样子。出租司机大概是第一次拉到这样的乘客吧,一路好奇地向两个小沙弥问这问那,什么时候出家的?家里人舍得吗?在哪个庙出家的?在庙里的生活是怎样的?等等,两个小沙弥大概也是第一次出门,显得很兴奋,很乐意回答司机的提问。通过他们的交谈,我大概知道了一点这两个小沙弥的情况,他们都是刚出家在韶关附近的某个寺庙,现在还在庙里的学校学习,每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念经了,这次是他们第一次出门,到南华禅寺找他们的师傅。
南华禅寺离韶关不远,车子开的很块,没一会就到了南华禅寺山门外的路旁,付了车费,两个小沙弥一溜烟地跑远了,我则拖着两条腿向山门慢慢踱去,休息了一夜,还是没恢复。很早就知道南华禅寺是六祖惠能弘扬“禅宗”的道场,他的真身就在寺内,很早就知道六祖惠能其人,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铭刻在心。六祖惠能被誉为“东方如来”,中国的释迦牟尼。南华禅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位置,六祖惠能在南华禅寺传授禅法36载,得法弟子43人,这些弟子又相继开创了河北临济、湖南泻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临济下又衍生出杨歧、黄龙两派,即所谓“一花五叶七枝”。法眼宗远传泰国、朝鲜;曹洞、临济盛行于日本;云门及临济更远播欧美,故南华禅寺有“禅宗祖庭”之称。山门叫曹溪门,门上高处有“曹溪”两字牌匾,里面还有“南华禅寺”四字牌匾,据介绍说是宋太祖赵匡胤亲自赐名题写的,可惜真迹已经在那场很文化的革命中被毁去了,门两侧有联“曹溪开洙泗禅门,庾岭继东山法脉”,并有哼哈二将镇守。门票20元,检票口就在曹溪门,穿过曹溪门,迎面是放生池,池中爬满了乌龟,有些个头比较大的应该生活在此有年头了。第二道门叫宝林门,因为南华禅寺最早叫宝林寺,是个印度高僧给起的,后来是宋太祖给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的。由于当天是周六,游客很多,顺着人流穿过宝林门,一路蹭着人家的导游,走进了天王殿。其实每个庙的格局好象都差不多,天王殿里都是弥勒佛在前,笑嘻嘻地看着人进来,韦陀在后面,怒冲冲地瞪着人离开,两边各是两个天王,拿蛇的,拿剑的,拿伞的,拿琵琶的,都是一脸的凶相。各个庙的差别只在于个头大小,小庙塑不起这么大的菩萨,能建这么大的金身,得是香火很旺盛的才行。沿着中轴线继续往里,是大雄宝殿,同样里面正中在前是三宝佛,也即是东方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正中在后是观音菩萨的南海群像。南华禅寺的大雄宝殿和很多禅寺不同之处在于,500罗汉被布置在了大殿的两侧,而我见过的大部分寺庙,大雄宝殿的两侧都是18罗汉。再往里的是藏经阁,正在维修,游客免进,据说里面藏了很多镇寺之宝,在那场革命中,是周总理派了一支部队将这些宝贝全部运到北京保护起来,才免遭宋太祖手书牌匾同样的厄运。藏经阁后是灵照塔,是南华禅寺保留在原址最古老、最高的建筑,其他前面提到的什么殿啊阁的都是被挪动过的。还有一个没挪动的建筑是同处中轴线上的祖殿,所以我总感觉在藏经阁和其后的祖殿之间小小的一个空间中,立着这么一个大个子,显得局促了点。祖殿里供奉的是六祖的真身和明朝的憨山、丹田的真身,所以里面挤满了想一睹六祖真身的游客,中间的蒲团上跪满了虔诚参拜的信徒,很多挤不进去的,只能捧着香在殿外膜拜。殿后是方丈楼,楼前墙体里面嵌着很多碑刻,其中宋代的六祖石刻像碑和清顺治帝位其师傅木陈老人所书的御碑“敬佛”最为珍贵。绕过方丈楼,后面就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丛林了,南华禅寺真不愧为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庙,后花园都大的离谱,有山,有水的,估计后围墙应该在山的那边了。过飞虎桥、伏虎亭,拾阶而上,穿过天下宝林牌坊,里面是一汪泉水,相传是六祖用自己的锡杖在此卓地,得此泉,所以泉名为“卓锡泉”,很多游客在排队,就为能用泉水洗下脸或手,期盼为自己带来健康。作为一个已有1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寺庙,最大的体现就是庙中随处可见的参天古木,巨大之树需数人合抱,历经世间沧桑,仍生机勃勃。同样,作为一个有着1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寺庙,大师高僧也是层出不穷,后花园内有个纪念馆,是我在南华禅寺停留时间最长的一座建筑,纪念着一位在近代南华禅寺的历史上有着深刻影响的老和尚――虚云,馆里的资料很详细地记载了虚云120年的人生。生于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年,圆寂于1959,中国近代史结束后10年。和尚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史那百年的苦难,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庚子事变,军阀混战,抗日战争...... 20世纪的中国佛教界,有四位大师的名字同放光辉,他们是虚云、弘一、太虚、印光。其中,尤以虚云老和尚最为传奇,他一生历经五帝四朝,坐拥十五道场,中兴六大祖庭,兼承五宗禅门,被誉为“中国近代禅宗泰斗”。他历经民族危亡,万般周旋、苦心劝戒,他曾陪慈禧、光绪西逃,平息西藏边疆叛乱,责备戴笠作恶,忠告军阀行善,他奋志支持抗日,救济饥民,所行善举,蜚声中外。和尚一生修行,综合起来,可用“十行”述其略,即净行、苦行、孝行、忍行、定行、舍行、悲行、异行、方便行、无畏行、不放逸行。和尚一生以长于整顿佛教丛林,兴建名刹著称,南华禅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重修与重振,正是虚云法师得以在寺内配享纪念馆的原因。虚云老和尚的历史很有意思,大家有机会可以上网查查看,在此我就不再赘述了,特在网上抄录一段文字如下,“法师一生精进修行,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而感之自然,处之泰然。为光大佛法,护惜众生,法师九死一生,历尽辛劳,而不曾有丝毫自得之意。其所筹措善款甚巨,所兴工程甚大,而无一丝一毫据己独享。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遣散众人,而自己只用水斋(以水代饭)。在一百多岁高龄时,还受到过非人的折磨,被囚禁,被多次暴打至肋骨折断,法师也无任何嗔怨之相。和尚平等视人,自度度人,只求众生得离苦,当然不会牵挂身后虚名。然而善知识远去,尘嚣日上,若我们放任历史的真相经刻意取舍而被歪曲,或由不负责任的评论而被诱导,则白白辜负了和尚的悲切大愿和苦深修行,也削减人们亲近善知识的福分。”
离开南华禅寺,我的韶关行也接近了尾声,同样20元拼车回到韶关火车站,才11点不到。离1:33的火车开车时间实在还很远,于是我去售票处换了张11:37发车的K755次,售票员告诉我无座,等上车后却发现,由于是洛阳至广州的长途车,大概等车到韶关的时候,人已下的差不多了,车厢内位置大把。就这样,我离开了韶关,不知道何时能再来。
(曹溪门)
(宝林门)
(祖殿)
(六祖坛经)
(虚云和尚纪念馆)
3月21日上午我们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游览,几个年轻人一组有说有笑地往山上登,在半山腰一处清澈见底的瀑布边,我们干脆停下脚步在此嬉
2010年3月19日晚上乘坐G1061次武广高速列车开始了我2010年旅游第一季。仅仅经过一个半小时,我们乘坐的火车就到达广东省韶关市新高
这的确是欠账已久的一篇行记了,呵呵,虽然时过境迁,但是还是想要踩个脚印下来,毕竟,这是我目前所到过的最南的地方了。这次是纯粹的公务
人生就像旅行,旅游让我精彩、让我陶醉。每当不开心和遇到困难的时候,借着美妙的旋律,我总是情不自禁握起手中的笔,想起我那还未写的游
一起旅游 1,一起,旅游,
我在经理的建议下,又休了几天假,虽然很想去三亚看海,黄山看日出,甚至更想再去武汉看看你,可是我没有,我决定回乡下看看,于是背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