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毗尼
蓝毗尼又被称为佛祖的故乡,是个很纯净的地方。这里民风淳朴,大部分地区是乡村,生活着极其顽强的塔鲁族人民。他们世代务农,生活的环境是炙热的南部平原,一天只能来两个小时的电。你觉得他们的生活无聊吗?那么塔鲁族人会告诉你:这里一切都挺好的,只是电少了点。可能是由于天生生活在不是很好的环境中,塔鲁族人大多生性乐观,随遇而安。而就是这种善良开朗的民风更体现出了蓝毗尼这个佛祖故乡的灵气。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间的平地上绿树成荫,溪流淙淙,幽香的兰草花,火红的杜鹃花,点缀着满园春色。远处的山岭间,峰峦耸立,雾气蒙蒙,云雾飘渺,山风呼啸,松涛轰鸣,松针被风弹拨着,如无数琴键鸣奏,汇成了气势磅礴,雄壮浑厚的交响乐。缕缕云雾像轻烟一般从山间飘向平地,犹如温柔的轻纱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是
尼泊尔首都,位于加德满都谷地,巴格马提河和比兴马提河的汇口处。该市四周环山。北以喜马拉雅山为屏,南向
印度洋暖流,海拔1370米。四季如春,气侯宜人,年平均温度20℃左右,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 加德满都建于723年,当时主持建城的古那加玛德瓦帝王将它命名为康提普尔,梵语中意为光明的城市。公元16世纪,李查维王朝的国王在市中心用一棵大树修造了一幢三重檐的塔庙式建筑,称之为加斯达满达尔,在梵语里意为独木之寺,或者树林与庙宇,后来简称为加德满都,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独木大厦。后来,人们以这座建筑为中心,大兴土木,修造房屋,向外扩展,加德满都也就沿用为城市的名称。自1768年以来,加德满都一直为沙阿王朝的首都。
帕坦
帕坦古称拉利特普尔(lalitpur),意为艺术之城。与加德满都一河之隔,这里古迹如云,为旅游圣地。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
从加德满都出发,花半天的时间游览帕坦,将是一次愉快而充实的体验。这里可供选择的餐馆和旅店都很有限,但对于一日游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帕坦有着悠久的佛教历史,城市四角的佛塔据说试伟大的佛教帝国郡主阿育王再公元前250年左右修建的。1597年以前帕坦一直由当地贵族智力,后来加德满都的希瓦·马拉(ShivaMalla)国王占领了这座城市,实现了谷地的暂时统一,在16、17、18世纪马拉王朝统治时期,帕坦达到了空前的建筑高峰,关于尼泊尔城市就介绍到这里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
神舟国旅尼泊尔旅游频道(
http://www.shenzhouguolv.com/niboer/)
本文地址:
http://www.shenzhouguolv.com/niboer/jingdian/147133.html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