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周末陪家人的,没去参加与外办的八面山联谊活动,那是让年轻人自己MATCH一下;也没同意横店的方案,都玩了这么多次了,门票又是贼贵.还是选了汤溪--我几年前去过的,挺好的,大家都没去过,从义乌到汤溪一路高速,还可以中午吃汤溪土菜,让阿五请客,晚上到金华城里购物.
九峰有历史
九峰山又称龙丘山,九岩山,系仙霞岭山脉 ,括苍山余脉,面积10.38平方千米,分九峰山,桃花源两大景区,共有景点80多个.九峰山属丹霞地貌,有大小马峰、马钟峰、饭甄峰、芙蓉峰、寿桃峰、箬帽峰、牛头峰、达摩峰,奇峰共九,远望似芙蓉,近看如峰巢,峰峦嵯峨叠嶂,壑涧峡谷深邃,溪,泉,瀑,潭清洌.龙潭水深碧绿,四季不涸.兼有寺庙亭台楼榭等古建筑,历史上的九峰岩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名山。
“自来贤士大夫,春秋佳日,偶事游观之乐,必于九峰”。《后汉书・郡国志》云:“东阳记县龙丘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自,远望尽如莲花,龙邱长隐于此,因此为名。其峰际复有岩穴,外如窗脯,中有石林……”
九峰山文脉久远.历代的名流高士都在此留下了足迹。东汉龙丘苌,东晋葛洪(道家),南朝宋徐伯珍,达摩禅师,唐徐安贞,五代贯休,元黄公望等名流高士,在此求学,布道,传经,留下足迹和佳话.
西汉与严子陵为友的名士龙丘苌隐居于此,因此叫龙丘山;晋代道家创始人、炼丹名家葛洪,得道成仙,并著《神仙传》,至今丹灶依然。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徐伯珍迁居九峰山,建"安正书堂","筑室讲学,授徒千人",成为浙中最早的儒教中心.南朝梁天监元年(502),东土禅宗第一始祖嵩陀僧达摩始建九峰禅寺,九峰中有一主峰就以其取名达摩峰.唐徐安贞自幼读书于九峰山,神龙二年(706)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弃官隐居于此,山下建有“安正书堂”。后人于九峰寺建"三贤堂",尊"龙丘苌,徐伯珍,徐安贞"为三贤,合祀供奉,与胡(则)公祠一样,香火长盛不衰.五代名僧贯休曾为九峰禅寺住持.元画坛魁首黄公望画下了"九峰雪霁图",现珍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明代太常卿鸿胪寺卿胡森,自号"九峰",留下许多石刻真迹。近代余绍宋也有“龙丘山图”传世,今收藏于省博物馆。
汤溪还是龙游?
九峰岩距金华约30公里,距龙游约20公里。春秋时,姑蔑国置国都于其山下.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立太末县,县治亦置于此.而龙游又是以龙丘山得名,见[旧唐书(卷44,志20,地理3)] “龙丘,汉太末县,属会稽郡。晋置龙丘县,以山为名”。到吴越时,钱
雷厉风行金华走(1),行,
上海横店自驾游记1,上,上海,横,横店,游记,自驾,自驾游,
长乐福地,寂静在此打破,在此,寂静,打破,福地,
夏天的时候,和友人相约到浙南一带游玩,不知道选哪里好,在网上瞎转偶然看到一个诸葛八卦村,一眼就被青瓦白墙绿水的图片所俘虏,立刻
记金华的两处形胜,两处,